三号门后是一条长150米的跑道,每五十米为一接力区域。每一区域的终点外缘左侧均放置着一个硕大的计时器,三个计时器同步计时。
第一道为绕桩跑,跑道上等距摆了四个红白相间的路桩。
第二道为跨栏跑,节目组准备了三个栏架,考虑到大部分小朋友的腿长,栏架均设置成65厘米高,并限制六岁以上孩子参加。
第三道为负重跑,参加者需要左右脚各绑一个沙袋。
为避免突然的剧烈运动伤害孩子身体,周方沂特意利用人脉找到在附近青沙小学任体育老师的潘蔚,请他来指导9个孩子做热身运动,还托潘蔚带来了青沙校医。
“??——??——”短促迅疾的口哨声响起,潘蔚召集九个孩子到他跟前汇合。
“找好自己的组员,按小组站好,从左到右分别是一二三组,由高到矮排好!”
拥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潘蔚没有说多余的话,直截了当地向孩子发出指令,身高体壮的他光是站在原地都透着威慑感。
对老师的畏戒敬仰,刻在每个中国学生的基因里。无论年纪大小,所有人乖乖照做。
林棕榈作为第三组排头,歪头瞅了下自己身旁的队友,正想找人聊聊天。
“15号,请把头转正看向我可以吗?17号能有我好看?”潘蔚严厉但不失幽默地提醒林棕榈。
于是大家开始互看号码牌找谁是15号时,林棕榈也在探头寻找,她显然没往自己身上想,直到她看见旁边队友的号码牌上硕大的17号。
糟糕,林棕榈下意识低头检查,15号就这么巧的出现在她眼前。林棕榈尝试掩耳盗铃,用手盖住了号码牌。
她的一系列举动被所有人看在眼里,贡献了三号门的第一个笑料。
大家陷入狂笑。除了三个人,15号的林棕榈,17号男孩以及潘蔚。
17号笑不出来。
楚钊铭紧蹙的眉头在林棕榈试图找他搭话时就没松过,在潘蔚拿他开玩笑后更是不开心到了极点。
男孩眉毛浓如泼墨,充满毛流感却不显杂乱,因积攒怨气而快聚到一起的五官简直优越至极。当你看向他时,会不自觉忘记看他的原因而开始欣赏纯粹的美。
楚钊铭不理解爷爷硬要给他报名这莫名其妙的节目的原因,更不知道这节目凑齐一堆莫名其妙的人来玩这莫名其妙的游戏的原因。
他现在唯一想的就是快结束这场闹剧,然后送他回家。
潘蔚懂得见好就收,哨子再次吹响。
“?——”
哨声停止的一刹那,孩子们的笑声也停住了。
“很好,稍稍放松一下对大家都好,接下来由我带领大家做热身运动。”
潘蔚在前面示范动作,小土豆就一个接一个学着做。
林棕榈不敢再放肆,有一学一,伸展着胳膊,旋转身体。
楚钊铭就算摆着一张臭脸,但正处于听老师话的年纪,他讲究的性格不允许自己敷衍了事,九个人里,属他的动作最为标准。
热身结束,潘蔚开始给每个小组分跑道。
轮到第三组时,楚钊铭因林棕榈和2号都是女生,主动要求要挑战难度系数最高的跨栏。2号女生想挑战负重跑,自然的,林棕榈分配到了绕桩跑。
跨栏有一定的高度要求和危险性存在,潘蔚特意在开跑前召集三个小组跨栏的选手,教授他们跨栏的要点和动作要领。三人里,楚钊铭不仅是学的最认真的那个,还是学得最好的那个。
在一次模拟跑后,潘蔚走到终点计时,第一组站上了跑道,跑道两侧除了其余两组,还站着摄像和校医。
“?!”
短暂急促的哨声吹响,计时器闪动,计时开始。
第一组19号女生出发,她才5岁,没意识到争分夺秒对于这个团体游戏的重要性,慢吞吞起步,想起来的时候绕一个桩,想不起来的时候就直线跑。
等着交接棒的10号急地原地跺脚,不停催着19号快点跑。
等50米跑到时,计时器上显示到了13秒。
10号夺过接力棒就闷头向前冲,不够冷静的他根本记不起潘蔚教的动作,一连撞倒了两个栏架。
第二个
第4章 规则泡沫[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