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16章 布棋局借东风,小鬼上门遇阎王![1/2页]

重生1976,从送来知青媳妇开始! 牛肉爱番茄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回到四合院,关上院门,柳如霜的腿一软,差点坐倒在地。
     晚风吹过,她才发觉后背早已被冷汗浸湿。
     “姐夫,姐……我是不是惹祸了?”她声音里带着哭腔,满是自责,“要不是我,那个坏蛋就不会找上门来。”
     叶凡把自行车靠墙停好,走过去,揉了揉她的头发,动作温和,眼神却不容置疑:“这事跟你没关系。疯狗要咬人,难道是人走路的错?”
     他转向柳如雪,握住她微凉的手,郑重地说:“放心,有我在,天塌不下来。我不会让任何人伤害你们。”
     他语气平淡,却有一种能将所有风雨都挡在外面的力量。
     柳如雪看着丈夫沉静的侧脸,心中翻涌的惊惧缓缓平息,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无比的踏实。
     姐妹俩回屋后,叶凡独自一人坐在院里的大槐树下,点了一支烟。
     烟雾缭绕中,他的眼神变得深邃而锐利。
     高朗的出现,像一记警钟,狠狠敲醒了他。
     在这座权力交织的京城,仅仅依靠别人的善意和赏识,就像是沙滩上的堡垒,看似光鲜,实则一推就倒。
     想让家人安安稳稳,就必须拥有自己的力量,一种足以让任何人都不敢轻易伸爪子的力量。
     而那份“高纯度石英砂提纯方案”,就是他破局的棋眼。
     在这个特殊的年代,想做生意,必须师出有名,得有一顶能遮风挡雨的“红帽子”。
     将这份技术献给国家,不是目的,而是他换取一张入场券的筹码。
     一张能让他光明正大,建立自己商业帝国的入场券。
     第二天,叶凡没有提半个字关于高朗的事,而是提着两瓶从军垦农场“搜刮”来的特供酒,和一份重新整理好的,更为详尽的技术产业化报告,再次登门拜访。
     他先去了周怀安教授家。
     “老师,我来,是想跟您探讨一下,将这份技术,真正变成我们国家自己的产业的可能性。”叶凡开门见山。
     他从半导体工业的战略意义,讲到航天军工对核心材料的迫切需求,将这份技术的重要性,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
     周怀安听得连连点头,眼神越来越亮,但眉宇间也闪过一丝忧虑:“想法是好的。但这么重要的技术,如果交给地方企业去搞,我怕……技术泄露,管理混乱,最后把好事办成了坏事。”
     这正是叶凡想要的答案。
     他随即拜访了王振山大校,谈的也是同样的话题。
     王振山作为军方后勤部门的负责人,对这种能打破国外技术封锁的东西,敏感度比周教授更高。
     “小子,你到底想说什么,别跟我绕圈子!”王振山是个直性子。
     叶凡等的就是这句话。他将自己的构想和盘托出:“周教授和王叔的顾虑,我明白。所以我想,能不能成立一个特殊的试点单位?一个由我来提供全部技术和经营管理,国家提供政策支持和全程监督的‘技术应用型企业。”
     他顿了顿,抛出了最核心的一点:“这个单位,所有权归国家。但我们享有独立的经营权和一定比例的利润分配权。赚了钱,大头是国家的,我们拿小头,用来技术再研发和扩大再生产。我们负责把雪球滚大,国家负责保驾护航。”
     这个构想,在1978年,简直是石破天惊。
     它精准地切中了周、王二人既想推动科技发展,又怕担上“国有资产流失”罪名的痛点。
     王振山一拍大腿:“好小子!你这是想给咱们国家,开一块‘试验田啊!”
     周怀安也抚掌赞叹:“公私合营,又不完全是公私合营。以技术入股,又不占国家资产。妙!妙啊!”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由周、王二人出面,向更上级递交报告。
     叶凡要做的,就是等待。
     然而,高朗的报复比他想象的来得更快,也更下作。
     这天上午,叶凡正在院子里修理那辆被柳如霜骑得链条松动的自行车。
     院门被敲得“砰砰”响,力道蛮横。
     门一开,几个穿着制服,胳膊上戴着红袖章的人就挤了进来。
    &n

第216章 布棋局借东风,小鬼上门遇阎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