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19集:持续优化实施[1/2页]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辜彼得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阳光从百叶窗的缝隙里漏进来,照在会议室的地板上,像一条条金色的琴弦。刘好仃站在窗边,手里拿着一份打印出来的计划表,轻轻敲着窗框,像是在给某种看不见的节奏打着拍子。
     “今天开始,咱们就真刀真枪地干了。”他转过身,看着已经陆续走进会议室的团队成员,“昨晚我把每个模块的进度表又捋了一遍,有问题的咱们现在提,没意见的就按计划走。”
     阿梅坐在靠窗的位置,手里握着一杯刚泡好的茶,茶香在空气中轻轻飘散。她抬眼看了眼刘好仃,嘴角一扬:“昨晚你是不是又熬夜了?眼圈都快掉到下巴了。”
     “这叫精神焕发。”刘好仃一边说着一边拉开椅子坐下,动作却因为腰疼顿了一下,惹得小周笑出声来。
     “刘哥你这精神焕发,看着跟熬夜赶PPT的程序员似的。”
     “那也比某些人强,至少我PPT做完了。”刘好仃笑着回了一句,随即翻开笔记本,“废话不多说,咱们开始。”
     培训安排得比想象中顺利,但执行起来却有些磕磕绊绊。
     新流程刚上线,操作手册还没发全,就有人在操作台上手忙脚乱。尤其是那个刚装上去的自动温控模块,按钮多得像咖啡机,操作说明又全是技术术语,几个年轻员工围着它看了半天,最后还是得请老员工来“解围”。
     “这玩意儿到底是控制温度的,还是控制我心跳的?”小李一边调试一边嘀咕。
     “你心跳快是因为紧张。”老张拍了拍他的肩膀,“我刚来的时候,连开机按钮都找不到。”
     培训课上,刘好仃亲自上阵,一边演示一边讲解,语气轻松得像是在讲怎么做红烧肉。
     “你们记住,温控模块不是用来吓唬人的,是用来帮你省心的。它会自动调节温度,你们要做的,就是盯住它,别让它‘发烧就行。”
     底下一片笑声,气氛轻松了不少。
     但培训还没结束,就有人提出了问题。
     “刘哥,”一个叫小陈的小伙子举手,“这个温控模块,装在设备的哪边效果最好?我看它现在的角度,好像有点偏。”
     刘好仃愣了一下,低头看了眼图纸,又抬头看了眼设备,眉头微微皱起。
     “这个问题问得好。”他点了点头,“我们装的时候是按供应商给的建议来,但现在看来,确实需要再评估一下安装位置。”
     阿梅也凑过来,看了眼设备:“小陈说得有道理,如果模块装得不对,可能会影响温度反馈的准确性。”
     “那就先记下来。”刘好仃在本子上写了几笔,“等试运行结束,我们再根据数据调整。”
     自动温控模块的安装调试,比预想中更复杂。
     虽然已经和供应商沟通过多次,但实际操作时,还是发现了一些兼容性问题。比如模块的接口和设备的线路不完全匹配,导致数据传输不稳定,温度读数忽高忽低。
     “这玩意儿,像个闹脾气的女朋友。”小周一边调试一边抱怨,“你明明说好了,它偏不听。”
     “那你得哄它。”刘好仃笑着递过去一把改锥,“技术员说今晚会来,咱们先把线路改一下,等他们来了再做最后调试。”
     供应商的技术员来了之后,果然也发现了这个问题。
     “这设备是老型号,模块是新款,确实有点‘代沟。”技术员一边检查一边说,“我们得对设备做点小改造,同时调整模块的参数,让它适应一下。”
     “那得多久?”刘好仃问。
     “一两天吧,不会耽误太久。”
     “行,那就抓紧干。”刘好仃点头,“我们这边配合你们,需要什么工具尽管说。”
     客户参与质检流程的安排,一开始

第319集:持续优化实施[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