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49集:后续评估实施[1/2页]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辜彼得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阳光从玻璃幕墙的缝隙间斜斜地洒进来,在会议室的桌面上画出一道金色的分割线。刘好仃站在白板前,手指轻轻敲了敲新写的几个字:“每日简报”和“每周聚焦”。
     “不是我们不想多看数据,是数据太多,容易看花眼。”他说着,转身面对一屋子的部门负责人,“就像你们去超市买东西,货架上摆一百种洗发水,最后你还是挑了那个最顺手的牌子。”
     有人笑了,气氛稍微缓和了些。
     “品牌搜索指数、新客户占比,这两个指标是我们现在最需要盯的。”刘好仃拿起笔,在白板上又画了个圈,“其他的不是不重要,而是我们得先走稳第一步,再考虑怎么跑。”
     阿梅坐在后排,笔记本已经翻到新的一页,她在最上面写下了:“数据简化了,但人不能简化。”
     她看着前排几位部门主管皱着眉翻资料,心里明白,改变习惯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会议结束后,刘好仃把阿梅和小周叫到了办公室。
     “今天开始,你们俩轮流对接各部门,确保他们理解这套新流程。”他说,“别怕他们问问题,问得越细越好。”
     “明白。”阿梅点头,“不过有些部门还在用Excel手动整理数据,效率太低了。”
     “这个我来处理。”刘好仃说,“我去跟IT打声招呼,让他们优先开发个简易接口,先把每日简报的流程跑起来。”
     小周插话:“要不我们搞个小程序,每天早上自动推送?”
     刘好仃看了他一眼:“你这是在催我找IT?”
     “不是催,是建议。”小周笑嘻嘻地说。
     “行,你这个‘建议我记下了。”刘好仃喝了口热水,杯子上贴着的便利贴已经被他揭下来了,但那句“别忘喝热水”还在脑海里回荡。
     阿梅低头记下小周的建议,顺便在笔记本上画了个小箭头,标着:“数字化转型的种子”。
     第二天一早,阿梅准时在十点前把第一份每日简报发到了评估小组的群里。
     数据简洁明了,只有三项核心指标的变化趋势图和一句话总结:“新客户占比略有上升,品牌搜索指数保持稳定,社交媒体提及率小幅回落。”
     群里很快有人回复。
     “这个数据是不是太少了?”生产部的王姐问。
     “是不是漏了什么?”客服部的李哥也冒了个泡。
     阿梅正要回复,刘好仃已经进了群。
     “数据不是越多越好,是越准越好。”他在群里回了一句,“你们现在看到的,是我们最需要关注的变化。”
     “明白了。”王姐回了个点头的表情。
     “不过我还是有点担心,”李哥又发了一条,“万一漏了什么关键问题怎么办?”
     “不会漏。”刘好仃回复,“我们会用每周聚焦来深入分析,确保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阿梅看着手机屏幕上的对话,心里松了口气。
     她合上笔记本,抬头看向窗外。玻璃厂那边传来金属碰撞的清脆声,阳光依旧明亮,照在厂区的围墙上,像是一面镜子。
     接下来的几天,每日简报逐渐成了大家的“早安问候”。
     但问题也跟着来了。
     “数据更新太慢了。”小周在一次简报会上皱着眉说,“我昨天晚上十点才收到生产部的数据,今天早上九点就得汇总,时间太紧。”
     “这个问题确实存在。”阿梅点头,“有些部

第349集:后续评估实施[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