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73集:技术现状分析[1/2页]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辜彼得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刘好仃站在会议室门口,手里攥着那支用得有些发旧的钢笔。窗外的风比前两天小了些,阳光透过玻璃斜斜地洒在会议桌上,照出几道歪歪扭扭的光痕。
     他深吸一口气,推门而入。
     会议室里已经坐了几个人,都是生产、环保和仓储几个关键部门的负责人。大家看到他进来,有人点头示意,有人还在低头翻资料。
     “今天开这个会,是想把咱们厂里的技术现状理一理。”刘好仃一边说,一边从文件夹里抽出几张纸,放在桌上,“上回那个除尘器的数据异常,其实不是个例。”
     他说这话的时候,语气很平静,但眼神却透着一股子认真劲儿。
     小王坐在角落里,正低头在笔记本上写着什么。听到这话,他抬起头来,轻轻点了点头。
     “我这两天调了近三年的设备维护记录。”刘好仃继续说,“发现一个问题——我们有十几台老设备,故障频率明显上升,维修周期也越来越长。”
     他顿了顿,把一张表格推到桌中央。
     “这不是简单的老化问题,而是系统性风险。”他说,“一旦某个关键节点出问题,整个流程都会受影响。”
     会议室里安静了几秒。
     “那你想怎么解决?”一位中年主管开口问。
     “先不急着解决。”刘好仃笑了笑,“我想先把家底摸清楚,看看我们到底缺什么、卡在哪。”
     他翻开自己的笔记本,在第一页画了个简略的技术架构图,上面标出了生产设备、数据采集点、信息传输路径以及最终的管理平台。
     “我们现在的情况,有点像‘各自为政。”他说,“环保系统的数据是一套格式,生产的又是一套,仓储那边干脆还是手写的台账。”
     他指着图表上的几个断点,“这就像几个人说话都不在一个频道上,你说东,我说西,最后谁也不知道对方到底要啥。”
     小王忍不住插了一句:“确实,上次我整理环保确认表的时候,光是不同班组的写法就不一样,还得重新归类。”
     “这就是我说的数据孤岛。”刘好仃点点头,拿起笔,在纸上写下四个字:数据孤岛,还特意用红笔圈了起来。
     他抬头看了看众人,“如果我们连自己每天都在干啥都搞不清楚,谈数字化转型就是空话。”
     会议室里有人轻轻叹了口气。
     “所以今天的任务很简单。”刘好仃收起笔记本,“我们一块儿梳理一下各部门目前使用的系统、工具,还有遇到的实际困难。然后,我们再想想,哪些地方最需要改变。”
     他说完后,环视了一圈会议室。
     “你们谁先来?”
     气氛一开始有些沉闷,但随着几位负责人陆续开始汇报各自部门的情况,讨论渐渐热烈起来。
     有的提到设备老旧导致数据采集不稳定;
     有的抱怨系统之间不能互通,每次做报表都要手动汇总;
     还有的直言不讳地说:“我们不是不想用新东西,是根本不知道怎么用。”
     刘好仃一边听一边记,时不时还会追问几句细

第373集:技术现状分析[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