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98集:评估数据简化[1/2页]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辜彼得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刘好仃站在会议室门口,手里捏着一支圆珠笔,像握着指挥棒似的在空中划了个圈。门缝里飘出的空调冷气让他打了个寒颤,他缩了缩脖子,推门进去。
     昨天还在为标识问题头疼的小王已经坐在会议桌一头,面前摆着三台显示器,键盘敲得噼里啪啦响。老张也在,正低头翻着一沓纸,嘴里念叨着什么,眉头皱得像是刚被人借走了最后一根烟。
     “数据这玩意儿,比玻璃还容易碎。”小王头也不抬地说,“一不小心就裂成几瓣。”
     刘好仃拉开椅子坐下,把圆珠笔往桌上一放:“那就别让它碎,咱得挑重点来。”
     “问题是,大家都觉得自己的数据最重要。”老张抬起头,叹了口气,“销售说销量最重要,客服说满意度最要紧,技术组又觉得性能参数不能少……”
     “都对。”刘好仃点头,“但咱们现在要的是能走起来的数据,不是博物馆展品。”
     他站起身,走到白板前,写下三个字:销量、满意度、复购率。
     “这三个,是咱们东南亚试点的命脉。”他说,“销量说明产品卖得出去;满意度说明客户愿意用;复购率说明他们愿意再买第二次。其他的指标,我们先记着,但优先级往后排。”
     会议室安静了几秒,只有小王敲键盘的声音。
     “老板你这比喻真接地气。”小王终于抬头笑了,“就像做菜,盐、糖、酱油都要有,但现在我们只能先尝主味。”
     “对。”刘好仃拍拍手,“先把主味调准,再考虑配菜。”
     老张合上笔记本,眼睛亮了起来:“那我们可以从泰国、越南、马来西亚三个国家入手,先跑通这三个市场。”
     “好主意。”刘好仃点头,“你们俩负责整理模板,我去找人对接。”
     小王一边打开新文档,一边嘟囔:“模板这东西,就像手机壳,得贴合实际,不然看着好看也没用。”
     “这话听着像我说的。”刘好仃笑了一声,转身走出会议室。
     走廊里阳光斜照进来,映在瓷砖地面上,像一条金色的跑道。他走过车间,听见切割机的声音,一声一声,节奏稳定。他知道,那是他们在试产新一批出口样品。
     回到会议室时,小王已经整出了一版初步模板。
     “这是按你说的三个核心指标做的。”他指着屏幕,“销量部分包括订单量、退货率;满意度部分整合了客户反馈和评分;复购率则参考历史购买记录。”
     “不错。”刘好仃坐下来仔细看,“不过这个‘客户反馈字段,我觉得可以再细化一下。”
     “你是说那个‘看不懂标识的问题?”小王问。
     “没错。”刘好仃点头,“这不是一个小问题。产品再好,用户看不懂怎么用,那就等于没做好。”
     老张在便签纸上记下一句:“标识设计需本地化理解”,贴在白板角落。
     “这事我来盯。”刘好仃说,“你们继续优化模板,有问题随时找我。”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会议室变成了一个小型数据工厂。有人在归类,有人在筛选,有人在调整格式。刘好仃来回踱步,时不时插几句建议,像一个穿西装的监工。
     “这个表格太复杂。”他指着小王的屏幕,“得让人一眼看懂,不是让谁去猜谜。”
     “明白。”小王立刻删掉两列冗余数据,“我简化一下,只保留关键信息。”
     老张也跟着调整分类逻辑:

第398集:评估数据简化[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