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17集:内部培训全面开展[1/2页]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辜彼得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刘好仃站在车间门口,手里捏着一张打印出来的“国际化能力种子名单”,纸边被他捏得有点发软。阳光从头顶的天窗斜射下来,在他脚边投下一个歪歪扭扭的影子。他低头看了看名单上的名字,又抬头看了看正在换班的一群员工,深吸了一口气,像是准备跳进冷水里。
     “刘哥,真要在这时候宣布?”阿芳站在他旁边,手里抱着一沓宣传单,上面印着“国际化能力种子识别计划”的字样,底下还有一行小字:“你也可以成为世界的窗口”。
     “得趁热打铁。”刘好仃把名单折好塞进口袋,“不然等他们下班回家,连影子都找不着了。”
     阿芳点点头,走到晨会集合区前,拍了拍手:“大家先别急着换工装,厂里有个新计划要宣布。”
     人群里有人皱眉,有人低头看手机,还有人已经开始往更衣室方向挪动。
     “这计划,是关于‘国际化的。”刘好仃走上前,声音不大,但足够让前排的人听见。
     现场顿时安静了几秒,像有人往水里扔了块石头,激起一圈圈涟漪。
     “国际化?”一个声音从后排传来,“我们这玻璃厂,也轮得到我们去国际化?”
     “你们以为国际化是去国外开会?”刘好仃笑了笑,“其实它早就进来了。你们每天打包的玻璃,可能下一秒就在纽约的写字楼里反光;你们贴的标签,可能被德国的质检员盯着看了十分钟。”
     人群里开始有人抬头。
     “我们不是要选‘管理层,而是要选‘有国际化能力的人。”阿芳接着说,“哪怕你只跟一个外国客户打过交道,哪怕你只是听懂过一句英文指令——你就是我们要找的‘种子。”
     “我!”一个声音从角落里冒出来,是老赵。他正蹲在角落抽烟,烟还没点着,但已经把手举起来了,“我在德国待过三个月,学会怎么开会。”
     人群里爆发出一阵笑。
     “笑什么?”刘好仃也笑了,“你们谁开会不是吵吵嚷嚷的?人家开会,是讲逻辑的。”
     “那我也有话说。”一个质检员站出来,“我之前在越南工厂实习过,他们那的质检流程跟我们不一样。”
     “你叫什么?”刘好仃问。
     “李强。”
     “好,李强。”刘好仃在名单上划了个勾,“你愿意来参加培训吗?”
     “愿意!”
     人群里开始有人小声议论,像是被点燃的火药桶,随时会炸开。
     “国际化不是走出去,而是让世界走进来。”刘好仃最后说,“我们不挑出身,只看潜力。”
     晨会结束,人群散去,但几个年轻人围在阿芳身边,问这问那。刘好仃看着他们,心里忽然踏实了些。
     食堂的灯泡还没全亮,天花板上的吊扇缓缓转动,卷起一股陈年油烟味。桌椅横七竖八地摆着,地上还有几粒饭粒,像是昨天的午餐还没彻底散场。
     “这地方……真能上课?”小张皱眉。
     “当然。”刘好仃已经卷起袖子,搬起一张桌子,“你负责贴国际订单样本,我来挂客户反馈墙。”
     “客户反馈墙?”
     “对。”刘好仃指着一面空白的墙,“把客户写的评价贴上去,让他们看看,自己做的玻璃,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比如‘颜色偏蓝‘边缘有裂纹‘包装不规范……”
     “明白了。”小张开始整理文件,“那我再加点图片。”
     “对,视觉冲击力强。”
     食堂一角,阿芳正在调试投影仪,老赵站在她旁边,手里拿着一张照片。
     “这是我拍的。”老赵指着照片里一个德国工人,“你看,他跟我一样,都是站在仓库门口抽烟。”
     “那你俩谁更帅?”阿芳开玩笑。
     “我。”老赵

第517集:内部培训全面开展[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