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36集:定制化服务全面推广[1/2页]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辜彼得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玻璃厂的早晨,阳光像往常一样从高高的玻璃幕墙斜斜地洒进来,但今天的光线似乎格外温柔。阿芳的咖啡杯边放着一张手写的便利贴,上面写着:“阳光的祝福——来自巴西客户。”她看了眼便利贴,又看了眼电脑屏幕里那条留言:“我想让我的玻璃成为我房子的心跳。”
     小张站在打印机旁边,手里拿着一沓刚打印出来的“阳光定制模板”,一边翻看一边嘀咕:“这玩意儿真能让人干活不累?”
     刘好仃从会议室走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新买的马克笔,脸上带着点兴奋劲儿,“不是让人干活不累,是让人干活有劲儿。”
     “怎么讲?”小张把模板递给他看。
     “以前我们是卖玻璃的,现在我们是讲故事的。”刘好仃指着模板上的“客户心声”一栏,“你看,这不是订单,是客户对家的想象。”
     阿芳点了点头:“是啊,我们不是在安装玻璃,是在帮他们实现梦想。”
     “说得我都想换个工作了。”小张笑。
     “你现在的活儿也不轻松。”刘好仃拍拍他肩膀,“今天开始试点客户对接,你们准备好了吗?”
     “准备好了。”阿芳翻了翻自己的笔记本,“三位客户,巴西、法国、日本,文化背景不同,需求也不同。”
     “那就从‘听开始。”刘好仃说,“听他们的需求,也听他们没说出口的心愿。”
     小张翻开巴西客户的留言记录,轻声念道:“我想让我的玻璃成为我房子的心跳。”他顿了顿,“这客户要是来我们厂参观,估计会把我们当成艺术家。”
     “那我们就当艺术家。”刘好仃笑着说,“玻璃不只是材料,是温度,是家的感觉。”
     阿芳在模板上加了一行小字:“玻璃,不只是材料,是温度。”
     “这句得印在包装盒上。”小张说。
     “先别想包装盒。”刘好仃打断他们,“先想怎么让客户感受到我们的温度。”
     三人围坐在会议桌前,开始讨论三位试点客户的定制服务方案。
     “法国客户,注重环保。”阿芳翻出留言记录,“他说希望玻璃能像阳光一样纯净。”
     “那我们就给他一份环保数据报告,附带我们工厂的绿色生产流程。”刘好仃说。
     “日本客户呢?”小张问。
     “他留言里提到‘安静,可能对隔音有特别要求。”阿芳补充,“还提到‘禅意,可能希望玻璃能融入家居氛围。”
     “那我们就设计一款低反射、高隔音的玻璃,搭配木质边框。”刘好仃拿起笔,在白板上画了个简单的示意图,“不是所有客户都需要炫技的产品,有时候,安静就是最好的设计。”
     “那巴西客户呢?”小张问,“他要的是心跳。”
     “心跳?”刘好仃想了想,“心跳是节奏,是温度,是家的

第536集:定制化服务全面推广[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