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从玻璃幕墙斜斜地洒进办公室,落在键盘上,照得几个字母微微发亮。阿芳正盯着屏幕,手指悬在回车键上,犹豫要不要把“绿色玻璃”这个词加进关键词列表里。
“绿色……玻璃?”她嘀咕了一声,又敲了下回车,系统立刻跳出几个相关词:“欧盟碳关税”“环保建材”“节能玻璃”。
她皱了皱眉,“这也能关联上?”
刘好仃正从茶水间回来,手里端着两杯刚泡好的茉莉花茶,闻言走过来,顺手把一杯推到她面前。
“怎么了?”他问。
“我在设置关键词追踪的时候,输入‘绿色玻璃,系统自动弹出了‘欧盟碳关税。”阿芳把屏幕转给他看,“这……是不是有点牵强?”
刘好仃喝了一口茶,点了点头,“不牵强。客户不会直接说‘我想要环保玻璃,但他们会说‘我需要节能‘我希望材料更绿色,甚至‘我公司有碳中和目标。这些词背后,其实是政策在推动。”
阿芳若有所思地点头,“所以我们要建立的不只是关键词追踪,而是趋势信号的捕捉机制?”
“对。”刘好仃放下茶杯,“客户留言、订单数据、政策动向,这三个维度要同步追踪。不然我们看到的只是表面,不是方向。”
小张从工位那边探过头来,“可是刘哥,客户留言真的能反映市场变化吗?比如他们说‘喜欢阳光一样的玻璃,这怎么变成数据?”
刘好仃笑了笑,“你们还记得上一章我们怎么从‘心跳‘家就在眼前这些词里发现定制服务的机会吗?客户不会直接说‘我要定制,但他们会用情绪表达需求。现在我们要做的,是把这种情绪翻译成趋势。”
阿芳点头,开始在文档里输入关键词,“那我们先从‘环保‘节能‘智能这些词开始?”
“可以。”刘好仃说,“但不要只盯着留言,订单结构、客户采购记录、甚至退货原因,都要看。市场不是一句话,是无数个细节的集合。”
小张叹了口气,“听起来比学一门外语还复杂。”
“复杂是正常的。”刘好仃说,“但只要我们建立了机制,复杂的事也能变简单。”
阿芳敲下最后一个关键词,系统开始自动抓取数据。屏幕上跳出一张图表,显示过去一个月“环保玻璃”相关搜索频次上升了百分之三十七。
“这个数字……是不是有点高?”小张皱眉。
“高是高,但还不足以说明趋势。”刘好仃说,“我们要看的是持续性,不是一时的热度。”
阿芳点点头,“那我们继续观察?”
“观察的同时,也要验证。”刘好仃指着图表上的一条备注,“这里提到有个欧洲客户突然取消了大单,这个信息你有吗?”
阿芳翻了翻记录,“有,但客户没说明原因,只是说‘暂时不需要了。”
“‘暂时这个词,有时候比‘永远还危险。”刘好仃低声说,“我们要查清楚,是什么导致了这个变化。”
小张看着屏幕,“会不会只是客户自己的调整?”
“有可能。”刘好仃说,“但如果我们不去查,就永远不知道这是个案,还是趋势的一部分。”
阿芳在文档里写下:“客户取消订单,需查证原因。”
刘好仃看了眼时间,“这样吧,你们继续整理数据,我去一趟技术部,看看能不能把订单数据和留言系统打通,这样我们能更快识别信号。”
“好。”阿芳点头,小张也坐回工位,开始重新整理留言记录。
阳光依旧透过玻璃洒在每个人的肩上,像是某种无声的鼓励。
刘好仃走出办公室,走廊尽头的窗户正对着远处的玻璃幕墙,反射着金灿灿的光。
他站在窗边,看了几秒,忽然想起什么,拿出手机给阿芳发了条消
第539集:国际市场变化快速分析[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