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厂的窗框边沿,阳光正一寸寸爬上刘好仃的工装袖口,像在悄悄给他打气。昨天总部李总那句“支持你们下一步的拓展计划”还在耳边回荡,不是那种客套话,是真金白银的信任票。
今天会议室没开空调,但气氛比昨天还热。
刘好仃把笔记本摊开,封面写着“国际拓展方案草稿”,字迹歪得像刚学会写字的小学生。他抬头扫了一圈:“咱不搞PPT炫技,就一件事——怎么把咱们这‘小而美的玻璃厂,变成人家眼里的‘香饽饽。”
阿芳举手:“我觉得先得定方向!中东机会多,东南亚政策稳,到底主攻哪个?”
小张立刻接:“中东政策说变就变,万一合作刚谈拢,那边突然加关税,咱哭都来不及。”
老李慢悠悠喝了口茶:“你们说的都对,可问题是,咱们得找人合作啊。不是谈恋爱,不能光看感觉,还得看对方愿不愿意跟你过日子。”
大家笑出声,紧张感一下子松了。
刘好仃点头:“所以第一步,不是选市场,是定标准——什么叫优质合作伙伴?”他拿起笔,在白板上画了个大圈,“不是谁有钱就跟谁玩,得看三点:技术互补、文化合拍、风险共担。”
阿芳眼睛亮了:“哎哟,这不就是找对象嘛!还得三观正!”
“对喽。”刘好仃笑,“咱们不是去打工的,是去合伙做生意的。谁要是只想占便宜,咱转身就走。”
小张突然拍桌子:“等等!我想到个事儿——上次那本书里有个案例,德国一家小厂跟咱们差不多大,他们跟泰国企业合作,不是卖产品,而是联合研发新型节能玻璃,最后两边都赚翻了。”
刘好仃一愣,随即笑了:“你还记得细节?”
“记得!”小张得意,“他们签协议时专门加了一条:每年必须一起搞一次技术交流会,谁不来,违约金翻倍。”
众人哄笑。
“行,这招可以抄。”刘好仃记下,“以后咱们也写进去,叫‘技术约会条款。”
气氛彻底活了,有人提议用短视频介绍自家工厂,有人建议先从样品免费试用开始建立信任,还有人说干脆做个双语版企业故事短片,主打一个“真诚才是必杀技”。
讨论到一半,窗外传来玻璃切割机的嗡鸣,清脆利落,像是给这场头脑风暴打着节拍。
刘好仃看着大家争得脸红脖子粗的样子,心里踏实。他知道,这不是谁说服谁的问题,而是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为这个方案添砖加瓦。
“听我说两句。”他举起手,“中东和东南亚都有机会,但风险也不小。特别是中东,政策像天气预报,早上晴天,下午可能就暴雨。”他顿了顿,“所以咱们不能孤注一掷,得两手准备——一边筛选靠谱伙伴,一边留好退路。”
阿芳点头:“比如?”
“比如合作条款里加个‘政策波动缓冲期。”刘好仃说,“万一那边政策变了,咱们有三个月缓冲时间,不算违约。”
老李竖起大拇指:“这招狠,既显专业,又留余地。”
小张突然问:“那如果真遇到坑呢?比如对方突然反悔怎么办?”
刘好仃看着他,没直接回答,而是从包里掏出一张纸,上面是他手写的方案流程图,角落还画了个笑脸。
“我不是神仙,不能保证不出问题。”他说,“但我敢保证一件事——只要咱们团队在,遇到问题就改,改不动就换思路,绝不躺平。”
&
第546集:拓展方案精心策划[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