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57集:国际市场危机多样分析[1/2页]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辜彼得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刘好仃把那张写着“机会”的红笔纸夹进了笔记本最中间——不是为了收藏,而是怕谁不小心当废纸扔了。毕竟昨天会议室里那阵笑声还没散尽,小张今早居然真拎了三瓶豆奶来,说是“提前庆祝没犯错”。
     “咱这是危机分析会,不是团建。”阿芳一边摆椅子一边笑,“你再这样,下次演练题目就定你名字。”
     “别啊!”小张赶紧收起豆奶,“我负责经济组还不行?”
     老李坐在角落翻资料,头都没抬:“你连汇率波动都能当成天气预报看,还敢说自己懂经济?”
     刘好仃没笑,只是把桌上三份打印纸推到三人面前:“今天不分主次,只分责任。政治、经济、法律,各盯一块,谁漏了谁请全组吃一周早餐。”
     空气一下子安静下来,连窗外鸟叫都显得格外清晰。
     “不是说好轻松点吗?”小张嘀咕,“怎么听着像立遗嘱。”
     “轻松?”刘好仃指了指白板上还没擦掉的“危”字,“咱们现在不是在找麻烦,是在给玻璃厂装雷达——国际市场的风向变了,咱们得比客户先知道。”
     阿芳翻开了第一份材料,眉头慢慢皱起来:“刘哥,这上面说东欧某国最近换了环保标准,所有进口玻璃包装必须贴双语标签,否则直接退运。”
     “对。”刘好仃点头,“十年前德企那事,就是栽在这上面。”
     老李抬头:“所以你提的那个旧报告……是这个?”
     “嗯。”他从文件夹抽出一张泛黄的纸,“当时觉得是人家太笨,现在看,是我们太 na?ve。”
     小张念出声:“因翻译错误遭退货,损失百万……哎哟,这不比咱上次包装膜的事严重多了?”
     “轻视小问题,才是大问题。”刘好仃把笔放在桌上,发出不大不小的“嗒”一声,“你以为客户只会因为杯子碎了投诉你?人家可能因为你说明书里一个词,直接拉黑你五年。”
     这话像一盆温水浇下来,不冷也不热,但人人都湿了鞋。
     接下来三天,办公室变成了情报站。阿芳泡在各国政府官网查政策变动,眼睛干得像晒过的玻璃片;小张蹲在电脑前扒经济数据,嘴里念叨着“CPI和咱们有啥关系”,结果真挖出条线索:东南亚几个国家正在调整建材关税,而他们厂的产品刚好卡在临界点上。
     最让人头疼的是老李那边。法律条文看得他直揉太阳穴:“有些国家连‘玻璃的定义都不一样!这边说是工业品,那边算危险品,运输标准差三倍!”
     刘好仃没催,只每天中午拎一盒润喉糖过来,说是厂里新订的福利。其实他知道,这群人不需要打鸡血,只需要一点踏实的陪伴。
     周五下午,会议室再次聚齐。
     阿芳先开口:“政治这块儿,我发现一个规律——越是政局不稳的地方,贸易政策变脸越快。比如那个非洲国家,半年换了三次部长,每次换人都改一次进口清单。”
     小张接话:“经济更复杂。汇率波动影响利润是一方面,关键是有些市场,哪怕你价格低,他们也不敢囤货,怕明天贬值亏本。”
     老李揉着眉心:“法律最坑。有个中东客户去年签的合同,今年新法出来,条款直接作废。我们要是没查,按老规矩发货,人家一句‘不符合现行法规就能拒收。”
     刘好仃听着,没打断,只是默默记下每句话的重点。
     “所以结论是

第557集:国际市场危机多样分析[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