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14集:拓展方案科学制定[1/2页]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辜彼得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刘好仃早上来得早,办公室门刚开一条缝,阳光就迫不及待地溜进来,在地板上画出一道金线,像谁偷偷用尺子量好了似的。
     他没急着泡茶,也没翻文件,而是先走到白板前,盯着昨天写下的那句“不是我们不想进去,是我们还没找到钥匙”,看了三分钟。
     然后他拿起板擦,“啪”地一下擦掉了后半句,只留下“不是我们不想进去”。
     “门的事儿,得一步步来。”他嘟囔着,顺手把薄荷糖罐子从抽屉里掏出来——糖粒还是潮的,但够提神。
     九点整,会议室门被推开,阿芳第一个进来,手里抱着一叠刚打印好的资料,边走边揉眼睛。
     “昨晚又熬了?”刘好仃问。
     “嗯,梦里都在分区域。”她坐下,把文件摊开,“不过……好像梦里分错了。”
     刘好仃没接话,只笑着点点头。其他人陆续进来,小李拎着咖啡,小林抱着笔记本,小张还顺手带了瓶冰水放桌上,说是“冷静专用”。
     “今天不讲情绪,讲逻辑。”刘好仃拍了拍白板,“调研公司刚发来新数据包,你们猜怎么着?五年前我们嫌贵没合作的那个东南亚平台,现在是当地最大入口。”
     小林“哎哟”一声,像是被人踩了脚。
     “这不是打脸,是提醒。”刘好仃圈出三个国家,“德国、越南、阿联酋,作为首批试点。为啥选它们?因为它们代表三种门——一种锁得牢但钥匙在别人手里(指欧洲),一种门虚掩着但里面黑咕隆咚(东南亚),还有一种门根本看不见在哪(中东)。”
     阿芳低头记笔记,笔尖飞快,偶尔停顿一下,像是在跟脑子抢节奏。
     讨论很快热起来。
     小李坚持先稳住欧洲:“政策熟、客户熟,容易出成绩。”
     小林则力挺越南:“机会多、动作快,能试错。”
     小张沉默片刻后开口:“我觉得阿联酋值得冲一把,虽然难,但一旦打开,就是跳板。”
     刘好仃听着,没打断,只是把每个人的关键词写在白板上:稳局、破局、跳板。
     等大家说完,他拿起红笔,在三个词下面画了三条线,连成一个三角形。
     “这不是选择题,是组合拳。”他说,“我们要做的,不是选谁先走,而是怎么一起走。”
     他掏出手机,翻出一张图——成本效率平衡模型,简单到像个儿童拼图,横轴是投入成本,纵轴是见效速度,三个试点国家分别落在不同象限。
     “德国在这儿,高成本慢见效,但我们不能不做,因为它稳。”
     “越南在这儿,低成本快见效,适合小步快跑。”
     “阿联酋在这儿,高成本快见效,得借力,不能硬上。”
     会议室安静了几秒,像是空气都被这个三角形吸走了。
     阿芳忽然举手:“那分工呢?每人负责一块?”
     “不。”刘好仃摇头,“区域责任制+交叉

第614集:拓展方案科学制定[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