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穿过17号炉上方的防尘罩,在控制柜的金属边缘划出一道细长的光带。刘好仃站在那儿,手指轻轻敲了敲屏幕,系统正安静地滚动着昨夜的运行曲线,平稳得像一条晒暖了的蛇。他没急着点开报表,而是把保温杯搁在操作台上,杯盖旋开时发出“啵”的一声轻响,像是给这间刚苏醒的控制室按下了启动键。
小林第一个冲进来,鞋底在地砖上蹭出半道水痕——昨夜下了场急雨,他骑车来得匆忙。“刘师傅,您看了吗?系统今天早上自动更新了巡检提醒模板,现在连‘请注意安全都带感叹号了!”他语速飞快,眼里闪着光,仿佛那不是一句提示语,而是人类文明的新纪元。
阿芳跟在后面,手里抱着一叠刚打印的周报,眉头微锁。“更新是好事,可我比对了三天的误报记录,发现它对‘轻微震动的判断还是太敏感。老张昨天巡检时踩了两下地,它差点拉警报。”
老张本人提着饭盒慢悠悠走进来,听见这话哼了一声:“我走路有错?我又不是猫。”
刘好仃笑了,没接话。他调出后台日志,找到凌晨两点十七分那条自动生成的指令,又点开“人机语料库”,翻到“老张语录v1”文件夹。屏幕右下角,一行小字静静躺着:“学习标签:老师傅批注→需回应。执行策略:下次提醒,增加敬语前缀。”
他合上平板,清了清嗓子:“它开始学听话了。可咱们呢?是不是也该想想,该往哪儿说话了?”
三人一愣。
“咱们这炉子,现在跑得比厂里谁都稳。”刘好仃指着屏幕,“可外头的单子,变来变去,今天涨税,明天改标,后天客户说‘这玻璃太亮,不像我们那儿的天——咱们连人家天是啥颜色都不知道,怎么烧?”
小林挠头:“您的意思是……往外走?”
“不是走,是看。”刘好仃打开共享屏,调出三张图:一张是过去三年海外订单的波动曲线,像被谁随手揉过的铝箔;一张是客户反馈词云,“clear”“transparent”“pure”挤成一团,可底下还藏着几个不起眼的“too shiny”“feels cold”;第三张是物流成本占比,红线一路爬升,最后卡在“南美”两个字上不动了。
“咱们的数,在厂里站住了。”他敲了敲屏幕,“可厂外的数,咱们还没学会读。”
阿芳盯着词云,忽然轻声说:“‘透明这个词……不同地方的人,看到的可能根本不是同一个东西。”
她悄悄打开会议记录文档,新建一页,命名为“Global0”。光标闪了好久,她敲下第一行字:“问题:不同国家,对‘透明的定义一样吗?”
午休铃响,小林和阿芳去食堂,老张坐在操作台边啃饭团。刘好仃没动,窗外雨丝又起,斜斜地打在玻璃幕墙上,把远处的写字楼拉成一片模糊的灰影。他掏出日志本,翻到“责任不能补”那一页,笔尖停了停,翻过一页空白。
他想起早上小林说的“系统学会加感叹号”,又想起阿芳那句“太亮不像我们那儿的天”。他慢慢写下一行字:“全球化,不是把深圳的炉子搬到国外,是让炉子懂世界。”
笔尖顿了顿,他在本子角落画了个简图:中心是“深厂”,四周放射出几条虚线,分别标着“税”“规”“俗”“运”。最后一根线画到一半,他停住,写了两个字:“???”。
雨
第654集:新挑战:国际化品牌全球化布局[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