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95集:管理效果初步显现[1/2页]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辜彼得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清晨六点十七分,调度室的玻璃泛着一层薄雾,像是被夜里的空调冷气呵过一口。刘好仃坐在老位置上,手里捏着半截铅笔,正盯着主屏右下角的一串跳动数字——那是“协同响应时长”的累计计时器,从上一次红灯解除那一刻开始,它就没再归零。
     他没急着动。
     而是把昨天那杯喝剩的豆浆杯轻轻推到一边,腾出地方,翻开笔记本。第一页写着:“效率不是压出来的,是跑出来的。”字迹潦草,像是凌晨三点写的,还带点晕墨。
     小林进门时差点被椅子绊倒,手里拎着两杯咖啡,头发依旧倔强地翘着,像某种拒绝投降的信号。
     “刘哥,系统刚吐出一份完整数据流,老挝那批货落地南宁了,GPS断在进海关前两公里,但清关单已经上传。”他把咖啡放下,热气在冷空气里扭了个弯,“咱们……是不是该算赢了一局?”
     刘好仃没接话,只用铅笔尖点了点屏幕:“你看这根线。”
     小林凑近,看见一条绿色轨迹从万象蜿蜒至南宁,旁边标注着“实际耗时:6天22小时”。
     “比预估少两小时。”他说。
     “不是少,是抢回来的。”刘好仃纠正,“七天是底线,六天是拼出来的。拼一次是运气,拼成习惯,才是管理。”
     阿芳这时抱着一叠打印件进来,纸页边缘被她捏得微微发皱。“我刚把三周的数据拉了一遍,”她坐下来,把文件摊开,“时效偏差率从原来的18%降到5.3%,协同响应平均时长从4.7小时缩到1.2小时,预警命中率……有八成。”
     “八成?”小林挑眉,“那两成漏了啥?”
     “缅甸那回,”阿芳翻到一页,“政策变前一天,当地合作方有笔异常大额出货,系统没标红。”
     “不是系统问题。”刘好仃摇头,“是咱们没把‘异常出货设进预警逻辑里。人算不过天算,但可以越算越准。”
     他站起身,走到白板前,拿起记号笔,在中央画了个三角。
     “三个角,时效、响应、预警。”他一边写一边说,“咱们不看谁喊得响,就看这三条边稳不稳。”
     小林举手:“那怎么算‘初步显现?总不能靠感觉吧?”
     “当然不。”刘好仃从抽屉里抽出一张表格,上面密密麻麻标着对比值,“基线用三个月前的数据,现在每项都优于基线,就是见效。不是彻底安全,是开始走对路了。”
     阿芳看着表格,忽然笑了一下:“你还真把‘火种计划当火种养着。”
     “不养,它就灭。”他把笔放下,“现在是冒烟了,但风还没停。”
     会议定在上午十点。
     刘好仃破例让人搬了三把新椅子进来,还从茶水间借了个小音箱,说待会儿要放段视频。
     小林调试设备时发现,有两家物流商的数据记录断了两天。
     “系统自动标黄了。”他指着后台,“一家说服务器升级,一家干脆没回消息。”
     刘好仃没发火,只让小林把《协同表现周报》生成出来,附上一句话:“不是考核,是提醒——咱们签的不是合同,是共行协议。”
     “这话说得温柔。”阿芳看着屏幕,“但他们听得出分量。”
     “温柔才有劲。”刘好仃点头,“踹门的人,往往自己先摔了。”
     十点整,视频开始播放。
     画面是主屏录屏:红灯骤闪,时间戳显示09:17:03;09:18:11,三方视

第695集:管理效果初步显现[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