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710集:保护方案周全制定[1/2页]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辜彼得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清晨的阳光斜斜地切过车间,照在调度台边缘那本摊开的笔记本上。纸页微微卷起,像是被谁反复摩挲过,边角还沾着一点砂轮灰。刘好仃用指尖轻轻压平一页,上面密密麻麻记着“回光纹”“弧边角度”“刻字深浅”——全是上回大家从用户帖子里扒出来的真品特征。
     他没急着说话,只是把笔帽拧下来,又拧回去,咔哒、咔哒,像在给时间打节拍。
     小林抱着平板进来时,正看见这一幕。“刘师傅,材料我都整理好了。”她把平板放在桌上,屏幕亮着一张地图,红点星罗棋布,像撒了一把辣椒籽。“仿品IP、发货地、平台类型,全标上了。”
     老陈端着茶杯跟在后头,杯壁的“先进生产者1998”四个字已经褪色得快看不清了。他往调度台一靠,嗓门不大:“光查出来没用,得知道怎么防。咱们是做玻璃的,又不是当警察的。”
     小李最后一个到,手里捏着几张打印纸。“我昨晚翻了公司现有的商标注册资料……咱们在国外就注册了仨国家。”他苦笑,“其他地方,连门都没敲。”
     刘好仃点点头,终于开口:“那今天,咱们就把门装上。”
     他翻开笔记本新的一页,写下四个大字:保护方案。
     笔尖顿了顿,又补了一句:“要周全。”
     小林立刻举手:“我觉得先得把商标全球注册提上日程,不然人家抢注了,咱们反而成侵权的。”
     “可注册要钱要时间,”小李皱眉,“而且光有证没用,没人盯,照样被人钻空子。得先建个快速反应机制,发现仿品能立刻下架。”
     “那万一人家换个名字呢?”老陈插话,“叫‘SunGlass也好,‘LuzVida也罢,长得像,卖的又不是同一个东西,法律管得着吗?”
     话音落下,调度台前安静了几秒。窗外砂轮机嗡嗡响,像在替人思考。
     刘好仃没急着拍板,反而把笔记本推到中间。“你们说的都对。”他指着上面一条条记录,“仿外形、盗文案、蹭情绪、走漏洞——这些都不是单靠注册或举报能拦住的。”
     他顿了顿,声音轻下来:“咱们的光,是靠一锤一磨、一句一句讲出去的。现在有人拿它当路灯照自己的路,咱们不能闭眼,也不能抡棒子乱打。”
     小林眨眨眼:“那怎么打?”
     “打准。”刘好仃拿起笔,在纸上画了个圈,“知识产权是盾,维权机制是矛。一个护家,一个出街。咱们得一手拿盾,一手握矛,齐步走。”
     他环视一圈:“谁主攻盾,谁主攻矛,今天就把分工定下来。”
     讨论一下子热了起来。
     小林主动请缨负责知识产权部分:“我可以联系法务,拉个全球注册优先级清单,按市场热度来排。同时把咱们的核心工艺——比如‘回光打磨法、‘门字结构设计——全都申请技术备案。”
     “聪明。”老陈点头,“让别人抄了还得赔钱。”
     小李则主张先建维权通道:“我建议搞个‘品牌守护员线上小组,专门监控海外平台。发现仿品,立刻截图留证,走平台投诉流程。咱们还可以发个‘真品识别指南,让用户帮咱们盯。”
     “用户教用户认光,比我们喊一百句都管用。”刘好仃笑了,“这招,得留着压轴。”
     正说着,小林忽然一拍脑袋:“等等!我想到个事——咱们能不能参考一下别的行业?比如潮牌、茶饮,他们出海也碰上过山寨,有些品牌搞了‘地理标志保护,还有些用区块链做溯源。”
     “区块链?”老陈一愣,“那不是炒币的玩意儿?”
     “现在人家用来防伪。”小林笑出声,“一瓶酒从酒厂到餐桌,每一步都上链,扫码就知道是不是真的。咱们的玻璃,能不能也搞个‘出生证明?”
     刘好仃眼睛亮了一下,低头在本子上记:“技术溯源……加进去。”
     他翻到前一页,指着那些侵权类型,一条条对应写下来:
     仿外形 → 申请外观专利 + 工艺备案
     盗文案 → 商标全类注册 + UGC内容版权声明
     蹭情绪 → 发布官方识别指南 + 用户教育联动
     寄生平台 

第710集:保护方案周全制定[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