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743集:优化效果初步显现[1/2页]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辜彼得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清晨七点,深圳的天刚透出点鱼肚白,玻璃厂的仓库门口已经有叉车在来回穿梭。刘好仃拎着保温杯走进办公区时,正撞见小林抱着一摞打印好的表格从打印机前撤退,纸张边缘还带着微微的热气。
     “赶早班?”他笑着问。
     “赶数据。”小林把表格塞进文件夹,“昨晚系统跑完上季度的成本模型,我顺手导出来了。您不是说今天要开评估会吗?我怕临时抓瞎。”
     刘好仃点点头,拧开保温杯喝了一口热茶。茶是普通的茉莉花,但滚烫的温度顺着喉咙滑下去,整个人都活了过来。他看了眼墙上的挂钟——离会议开始还有四十分钟,时间刚好够把思路理一遍。
     会议室的窗帘半拉着,阳光斜斜地切进屋子,在桌面上划出一道金线。白板上还留着上次会议的痕迹:绿色专线、动态拼车、分成机制……字迹未擦,像是某种无声的提醒。刘好仃走过去,拿起板擦,轻轻抹去那些设想类的词,只留下“成本”“效率”“数据验证”三个词,重新用粗笔框了出来。
     “今天不画饼,”他转身对陆续进来的团队说,“咱们数钱。”
     众人笑出声来,气氛一下子松快了不少。
     小王抱着笔记本电脑坐下:“我已经把各线路的运输、仓储、报关、损耗数据都拉齐了,就等您一声令下。”
     “不急。”刘好仃摆摆手,“先说清楚咱们怎么算这笔账。咱们这次不是图个大概,是要让每一个数字都站得住脚。”
     他翻开自己的笔记本,上面贴满了便利贴,每一张都标注着不同环节的基准值。“咱们拿越南线当样板,三个月前,平均清关耗时4.3天,滞港费平均每单876元;墨西哥线出错率12%,巴西模板申报返工率15%。这些是咱们的起点。”
     小周举手:“那现在呢?”
     “现在?”刘好仃笑了,“等你们自己看。”
     他示意小王把数据投到屏幕上。一页页报表滑过,像春天解冻的溪流,缓慢却清晰地显露出变化的痕迹。
     越南线——平均清关耗时3.1天,滞港费降至523元;墨西哥线出错率下降至3.6%;巴西新模板连续47单零返工。
     会议室安静了几秒,随后爆发出一阵低低的惊叹。
     “这数据……靠谱?”小陈忍不住问,“会不会是刚好那几周没遇上查得严的海关?”
     “问得好。”刘好仃早有准备,“咱们做了三重验证:一是拉了三个月滚动平均,排除单周异常;二是对比了同期其他客户的通关记录,确认不是外部环境整体变好;三是回溯了每一单延误原因,发现80%以上的延误减少,都集中在信息同步改进之后。”
     他顿了顿,补充道:“换句话说,不是运气,是咱们改对了地方。”
     小林盯着屏幕,忽然笑出声:“您看这儿——越南那条线,上个月有批货,清关只用了两天。物流商自己都发消息来问:‘你们是不是走后门了?”
     “咱们走的是前门,”刘好仃也笑,“而且把门开宽了。”
     大家笑作一团,连一向严肃的法务小陈都忍不住摇头:“照这趋势,年底成本压降目标能提前完成。”
     “别急着庆祝。”刘好仃抬手压了压,“数据是好,但咱们得盯住一个问题:这些变化能不能持续?”
     话音刚落,财务组的小李皱眉插话:“我刚核对供应商回传的结算单,发现有两家的数据延迟了两天才给,字段还不全,补录挺费劲。”
     刘好仃点头:“这事儿我来处理。”
     他当场拨通

第743集:优化效果初步显现[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