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人生真是无常。
     徐邈故作昏死后,师兄弟们被吓得不轻,以为他是劳累过度,赶紧带他回去休息了。
     国子监的监生们前脚刚走,后脚就有人跟上来了。
     一身红裙的女子,朝着这边走来,大家很自觉的给她让开了一些。
     她走到公文前,仔细的看着。
     她身后的掌柜也盯着公文,越看越稀奇。
     “你猜猜,这是谁想出来的主意?”小红裙转身,看向掌柜的。
     掌柜的赞叹道:“当今的户部尚书真是智慧超群啊,这道公文一贴,朝廷既顺理成章的收税,又让商人们喜笑颜开,两全其美啊。”
     小红裙轻叹一声:“是他啊。”
     “啊?不是户部尚书吗?”掌柜的皱眉,仔细的看了看公文的落章。
     “的确是户部公文啊。”
     小红裙嫣然一笑:“户部想不出这种办法,是他想的。”
     掌柜哦了一声,随后大惊:“是朱公子?”
     小红裙点了点头。
     这样的才华,又怎能不让人倾慕呢?
     脑海中,不自觉的冒出那个高大英武的身影。
     ……
     皇宫。
     当纪纲将一切都向皇上禀报之后。
     朱棣听完,脸上露出一丝欣慰之色:“呵呵,我这孙子,算是老天爷赐给咱朱家的。”
     “文武双全,果敢勇决,大明不正需要这样一位君主吗?”
     话罢,又问道:“这主意是太孙告诉夏原吉的,还是几个人一起商讨出来的。”
     纪纲讨好一笑:“是太孙一个人。”
     朱棣眼中闪过一抹精光:“都是群只会打嘴炮的,连我孙子都比不上,不是说我朱家断文脉了吗?”
     不自觉的叉起腰:“这事要没太孙,他们能平息得下去?”
     “对!”纪纲笑道。
     朱棣颔首:“也好,先让夏原吉和余学夔给他搭个班子,学着处理政务。”“
     想了想,朱棣又提起笔。
     写了约莫半个时辰后,朱棣将手中的册子递给纪纲:“把这个交给太孙,年轻人办事还不成熟,我得提点提点他。”
     纪纲道:“好。”
     ……
     次日一早。
     朱家小亭子内,朱辰从纪纲的手里接过那本小册子,翻开详细的阅读。
     “臭小子,那道计策出得不错,商人满意了,朝廷也满意了。”
     “但我有个事得告诉你,有些口子不能开,开则废,则乱……”
     这些,都是老爷子的教诲。
     朱辰将其全部翻阅完后,这才猛然意识到,原来有些地方,是自己耍小聪明了。
     以为自己是天下第一,可实际上老爷子一眼就发现问题了。
     并且,针对问题,提出了更好的策略。
     比如这次,商人和朝廷开心了,可朝廷却难免有向商人低头之嫌,以后是不是会增长商人嚣张跋扈之心呢?
     朱辰感慨一声:“姜还是老的辣,老爷子深不可测啊。”
     老爷子的眼光和层次,站得似乎比他更高。
     老爷子他到底是什么人呢?
     朱辰将这些教诲都记下了,把小册子合上,便吩咐翠花道:“你去跑一趟徐家,把那些监生都叫到国子监去,今天我给他们讲课。”
     融合了老爷子的思想后,朱辰心中对接下来的商税改革之策更加清晰了。
     翠花忙道:“是。”
     ……
     徐家。
     内堂跪满了人。
     大院外,也跪满了人。
     两百多位监生,以及徐老曾经的学生,都在为徐老守灵。
     天上下起淅淅沥沥的小雨,大院内的学生便沐浴在雨中,披麻戴孝,任由水滴打在他们的身上。
     雨,又怎能阻断他们为老师守灵呢?
     一位国子监学生,跪在棺材前,给徐老汇报情况:“老师,您不用操心。”
     “朱案首提了个计策,如今商人已经不闹了,商税改革都在有序进行,您可以安息了。”
     听到这番话,四周传来一些抽泣声。
     也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一道声音:“诸位师兄,朱案首那边

第188章 位卑未敢忘忧国[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