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数日后。
     朱瞻基还未回朝。
     这份奏折,就已经被八百里加急率先递回了。
     朝廷之上,很快就收到了这份奏报。
     杨士奇,蹇义,夏原吉等人,顿时屏住呼吸,等待着太子爷将结果念出来。
     武将,勋贵集团也直勾勾的望着太子爷。
     太子爷从龙椅上站了起来,拿着这份奏折,喃喃的念着:“臣朱瞻基,敬告皇上,此战兖州久攻不下……”
     太子爷喃喃的念着。
     百官竖起耳朵来听。
     因为对朝廷来说,兖州之战的成败,关系到了朝廷的士气。
     终于……
     当太子爷念到,兖州府破城之时,太子爷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下了。
     杨士奇松了口气,脸上露出笑容。
     夏原吉脸上露出欣慰:“还好,还好大胜了,否则这钱真是白烧了。”
     蹇义笑着道:“太孙,当为此战第一功臣!”
     满朝,狂欢!
     太子爷攥着这份奏折,肥胖的脸上也有些欣慰:“好,好啊。”
     “太孙再立下大功,这是朝野之喜啊。”
     “兖州府被破,朝廷在山东,也算夺回一城之地了。”
     肥胖的太子爷,抑制不住内心的欣喜,和对儿子的满意,他放下这份奏折,开口道:“传旨,兖州府破城,朝廷已将其夺回。”
     “是。”太监连忙点头。
     朱高炽又看向了跪在地上的送信者,吩咐道:“太孙有说什么时候到应天吗?”
     送信的官员摇头:“太孙没说。”
     “这臭小子,立下大功了,还哪里野去。”朱高炽嘟囔着,上朝都更有精神了。
     ……
     消息张贴告示,传遍应天府。
     百姓们无不高兴,觉得狠狠地出了一口恶气。
     兖州府被夺回的消息,让他们振奋。
     一时间,酒楼,茶馆里面,到处都充斥着兴奋的声音,而被提到最多的名字,便是太孙殿下!
     “太孙殿下英武不凡,有他出马,就算是汉王,怕也是难以抵挡啊。”
     “哈哈,是啊,可真他娘的解气。”
     “太孙殿下万岁!”
     四处,都是夸赞太孙殿下的,但是有一个名字,他们从未提起。
     这个人,就是解缙。
     解缙的名字,仿佛被所有人遗忘了一般。
     被朝廷百官遗忘,被百姓们遗忘,泯于众人,默默无闻……
     ……
     而也就在这些天的功夫。
     永乐大帝朱棣,带着一万京营将士,已经抵达了大同城。
     于大同城中,朱棣坐镇在此。
     两日后,探子来报,消息确切,太平,把秃孛罗两部,的确就囤积在长城之外,随时都有可能掠夺大明百姓。
     当朱棣听到这个消息,便毫不犹豫,穿上了战甲。
     并未率一万大军出城。
     而是带着五六十精骑,直接出了大同城。
     大同城外,老爷子抓着缰绳,眼神睿智坚定,龙马精神!
     整个人看上去,就像是拎着一股劲的帝王。
     身后,跟着数十骑。
     安远侯柳升跟在老爷子身后,提醒道:“皇爷,长城之外,太平,把秃孛罗盘踞,我们这样贸然前往,他们会不会动手?”
     朱棣骑在马上,呵呵一笑:“他们不敢。”
     “朕是大明帝王,谁敢。”
     “走吧,朕要去看看,这两个家伙在长城之外,囤积了几万兵力。”
     见老爷子一脸傲然,安远侯柳升也不再多言,点头道:“是!”
    &n

第392章 帝王戍边[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