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朱瞻基有些失望了。
     觉得老和尚不通情达理。
     不过,朱瞻基也没有过多逼迫老和尚,只是听见他不愿意去,便点了点头:“好吧。”
     老和尚笑了笑:“提醒你一句,开海禁是好事,但这场恶斗竞争到最后,你们有可能会两败俱伤。”
     “要想开海禁,必定会受到朝廷阻挡,怕是很难啊。”
     朱瞻基咧嘴一笑:“再难,也得开!”
     “这是我们老朱家的大明,不是任由他们把控的大明。”
     老和尚哈哈大笑:“有志气。”
     ……
     从山上下来之后,朱瞻基也没有去兵部仓库,而是陪着娘一起打道回府了。
     然而,应天府各处的暗流涌动,并未结束。
     这一日,翰林院仍旧在到处奔走。
     兵科给事中也开始行动,不仅如此,这场战争似乎越扩越大。
     起初只是兵科给事中,后来胡滢纠结其他六科给事中,形成了一股庞大的力量,彻底凝成了一股绳,共同对抗翰林院。
     不过,翰林院并没有怕过。
     对他们来说,只不过是挑战难度加大了而已。
     这一日,是范秋第三次来到杨士奇府邸了。
     在敲响了杨家大门后,杨府管家将范秋给请了进去。
     虽然对范秋有些无奈,但杨府管家却敬佩范秋的这种精神,至少,他一直都在坚持不懈,一直都想说服他家老爷。
     “范学士,就在这了。”杨府管家将范秋请到了杨府的后花园。
     在后花园中,摆放着一对石桌,石桌上,杨士奇正坐在那里饮茶。
     “范学士,您怎么又来了。”杨士奇呵呵笑着,脸上带着一丝无奈。
     他实在是不想卷进这场风波中,翰林院能够明哲保身,是因为大家都知道,翰林院是清水衙门,谁能弹劾这群清流啊。
     可杨士奇不一样,就算他没有贪墨,要是被六科给事中的人疯狂弹劾,那烦也要烦死了。
     范秋面色郑重,朝着杨士奇拱手行礼道:“杨大人,我又来叨扰了。”
     杨士奇苦涩一笑:“汉大学时,还是为了那件事把?”
     范秋点了额点头,在杨士奇邀请下,在杨士奇对面坐下,道:“是啊,还是那件事。”
     “你怎么就这么认死理呢?眼下朝廷大多数人都不同意,就算你们翰林院想要进谏,那也得找个合适的时机吧。”杨士奇苦笑道。
     说着的同时,杨士奇给范秋倒了一杯茶。
     范秋深吸一口气,面色肃穆,郑重无比:“杨大人,我们等得起,可百姓等不起,大明等不起。”
     “这一次被打压下去,那下一次,下一次就有人帮我们了吗?”
     “与其这样,不如一鼓作气!”
     杨士奇轻叹一声:“六科给事中不是玩笑,翰林院想要和他对抗,或许会付出一定的代价。”
     范秋呵呵一笑:“ 我不怕什么代价。”
     杨士奇无奈了。
     这群翰林院的大儒,果然是只读书,认死理。
     说他们不畏强权,那都是轻了。
     连续来了府上三趟,若非忤逆祖宗的罪名太大,杨士奇或许就真的脑子一热,帮助他们了。
     可忤逆祖宗,谁敢担当这罪名?
     杨士奇轻叹一声:“范学士,我为你的精神而敬佩,可我杨士奇的确没有那么大的能量,左右不了朝局啊。”
     范秋直勾勾地望着杨士奇的目光,带着一丝渴求:“真的不能帮?”
     杨士奇叹息一声,没有回复。
     范秋眼中的期待黯淡了下来,他点了点头:“我明白了,多谢杨大人的款待。”
     “那我先走了。”
     话罢,范秋站起身来,眼神中难掩的,都是落寞之色。
     他已经来了杨府上次,所谓事不过三,他今后是不会再来了。
     这也就说明,失败了……
     连日来的奔走,拉拢,疲惫,让范秋眼神中有些恍惚,脊背都佝偻了一些,没有第一天在朝堂上的那种精气神了。
     这几日,范秋日日夜夜脑子里都在思考,都在盘算。
     如此,人怎能有精神呢。
     望着范秋离开的身影,仿佛有些苍凉,寂寥。
     花园中,一颗老树随风摇曳,带着呼呼的声音,听在杨士奇的耳中,杨士奇忍不住站起身来。
     他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站起身来。
     也许是被范秋的这种精神而感动,也许是因为其他。
     “你当真还要在坚持下去吗?”
     “整个朝廷都不同意,你们这样的坚持,是无用功!”
     不

第435章 天下兴亡[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