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光禄寺卿胡荣坚定的跪在地上,声音铿锵有力,仿佛极为支持范秋的决定。
     满朝文武,顿时全部将眼神放在了胡荣的身上。
     一时间,个个复杂。
     胡荣却不顾那么多,待表达了自己的立场后,又看向了独自一人站在那里的范秋,沉声道:“我支持你!”
     “范学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老夫从未忘记!”
     范秋一愣,随后哈哈大笑了起来。
     望着胡荣,范秋的眼神中还有些欣慰。
     至少,朝堂诸公中,总算有人站出来了,难道不是吗。
     尽管,只是光禄寺卿一个人。
     “好,好一个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范秋笑着颔首,再扫视了满堂诸公一眼,心中略显悲凉。
     光禄寺卿都站出来了,六部尚书却还是纹丝未动。
     满朝诸公都不愿意站出来的情况下,让他范秋一人,还有整个翰林院,如何与庙堂去抗争?
     人力有时而穷。
     他范秋一人,能对抗得了庙堂,对抗得了皇权吗?
     心中的火种,在慢慢地熄灭,范秋的眼神,逐渐地黯淡了下去。
     他知道,没有可能了。
     想要开海禁,仅凭他一人之力,难,难,难!
     可是,真的就这么放弃吗?
     范秋不甘心,绝不甘心!
     天下百姓还在等着他,大明朝的盛大还在等着他。
     唯一能坚持他将这件事情办下去的,唯有十年后,他看见大明越来越兴盛,看见百姓越来越繁荣,看见家家户户,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三餐有米,四季温饱……
     大儒,所想的,永远只有救世而已。
     还有,山东的汉王之患,也能去除。
     仅此而已。
     他黯淡无光的眼神,再次逐渐燃烧起了一丝微弱的火光。
     走到了胡荣面前,范秋将胡荣给扶起来,脸上带着一丝笑意:“胡大人,乃大明忠臣也。”
     话罢,转身,看向高坐在龙椅的太子爷。
     “太子爷,臣范秋,绝不妥协!”
     话音落下,范秋朝着太子爷,深深鞠躬行礼。
     随后,又看向满朝文武:“做人,要有一点精神,而做官,更需要精神!”
     “哪怕,这种毫无意义的坚持,会让你们丧失家人,没有好处,可人生当中,岂能处处和光同尘,总要强硬一次,不妥协一次!”
     “诸君,站在这庙堂之上,岂能眼光狭隘,大明万万里河山,还要依靠这庙堂,还要依靠你们这些红袍官员。”
     “诸君,莫忘记你们入朝的初衷!”
     “庙堂一日不答应,我范秋便一日不停歇,除非……我死了!”
     范秋大吼。
     庙堂之中,充满了范秋铿锵有力的声音。
     话罢,范秋狠狠地看了六科给事中一眼,随后转身离开。
     他大步向前,没有再留恋这庙堂之上,而是悍然朝着外面走去。
     殿堂之内,阳光洒落,他的身影被拉得老长,躬着的背部显得有些寂寥,无助,悲伤,难过……
     如果徐老在,还会是这番光景吗?
     看见他的背影,朝堂百官,各有思索。
     胡滢冷冷地望着范秋离开的背影,眼神中闪过一抹不屑。
     到头来,还不是被他六科给事中给打倒了。
     翰林院而已,最终获得胜利的,还是他们。
     这番话,虽然说得热血,可那又怎样?开海禁永远都不会实施。
     左给事中姚临,也在低笑着。
     唯有杨士奇,蹇义,夏原吉等人的心中,颇为不好受。
     他们的眼神中,闪烁着不一样的光芒,仿佛心中如同失去了什么重要的东西。
     太子爷坐在龙椅上,也轻轻叹息一声,替范秋感到有些惋惜。
     这一幕,是朱瞻基始料未及的。

第442章 彻底失败[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