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坐在龙椅上,太子爷反反复复的看着这封奏报,脸上带着抑制不住的喜悦。
     汉王,一直都号称百战百胜。
     而现在,下定决心,猛攻徐州已经两月有余。
     从平南开始发起第一波进攻,再到现在为止,汉王大军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徐州的攻伐。
     原本太子爷还很担心,怕解缙守不住。
     可现在,解缙不仅守住了。
     而且,还险些将汉王的大本营也给捣毁了。
     这等泼天之功,让太子爷对解缙充满了喜爱。
     不过,在奏折的后面,还写着一些话。
     “守城之功,非我之功,汉王撤军,只因一人,孙若微……”
     孙若微?
     孙若微是谁?
     太子爷不清楚,但却深深第将这个名字给牢牢记在了心中。
     “吩咐杨大人他们,立刻进宫议事。”太子爷吩咐道。
     他有些高兴,迫不及待就要将这件喜事,告诉文官们。
     明天还要展开朝议,将徐州大捷的消息,公之于众!
     这场胜利,让朝廷如淋甘露啊。
     此消息一出,想必整个朝野都会振奋的。
     所以,太子爷有些迫不及待了。
     “是。”太监点头。
     其中一位太监低声道:“太子爷,您已经一天一夜都没休息了,要不回去先休息再说吧。”
     然而,太子爷却笑着摇头:“不用了,觉什么时候都能睡,但国事不可废。”
     说着,太子爷摆了摆手:“快去办吧。”
     太监们没了办法,只好去办了。
     太子爷继续吩咐道:“去将这份奏报,送到鸡鸣寺去,老爷子在那里。”
     几个太监恭敬地接过奏折,将奏折送去了鸡鸣寺。
     ……
     太孙走的这段时间,老爷子都待在鸡鸣寺中。
     每天和老和尚聊聊天,老爷子倒也觉得惬意,就是孙子不在身边,多少有些孤单。
     至于太孙去了哪里,老爷子心中很清楚。
     只不过,他也懒得管了。
     而这时,鸡鸣寺外,几个太监匆匆赶到。
     鸡鸣寺的小和尚,进来通报道:“老皇帝,外面有太监找你。”
     朱棣瞥了小和尚一眼,道:“让他们进来。”
     小和尚这才去外面通报。
     很快,下和尚将这几个太监给迎了进来。
     太监门在见到了朱棣之后,神色都十分的恭敬。
     “禀报皇爷,太子爷让奴才们给您送来一封奏折。”
     “徐州的奏报。”
     话音落下,太监门将奏折高高举起。
     朱棣听闻是徐州的奏报,这才走过去,将奏报给接了下来,翻开看着。
     徐州大捷?
     入眼,老爷子看到的是这四个字。
     随后,老爷子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脸上带着理所当然:“瞻基在徐州,还有解缙,徐州还是能守住的。”
     徐州大捷,这件事,也算是给老爷子传递了一个好消息把。
     然而,最后一句话,却让朱棣眉头微皱。
     “徐州大捷,汉王撤军,只因一人,孙若微……”
     这句话,让朱棣的眉头紧皱了起来。
     孙若微。
     不是沈家的那个丫头吗?
     她为何会出现在这封奏折上?
     而且,汉王撤军,和她能有什么关系?
第499章 只因孙若微[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