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40章 百密一疏有破绽[1/2页]

儒道诸天 墨羽云山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才士论政的最后一天,邯郸城里有名堂的人几乎都来了。今天,邹衍先生要讲阴阳五行的学问,他们都想要来听一听。
     战国时代,别说是普通百姓,就算是王公贵族,其实获得知识信息的渠道都非常有限。邹衍这样名动天下的学者来讲学,人们都是非常欢迎。
     秦至庸坐在末座,哪怕他已经对阴阳五行理论有很深刻的了解,可是他还是听得很认真。
     温故而知新嘛。
     邹衍先生这次讲的学问,更加有层次感,更加深入。可谓是直指本质。
     邹衍讲完,就是秦至庸开讲。
     许多人都开始议论纷纷。
     “怎么是他?”
     “据说秦至庸的武艺超凡,可是没有听说他的学问如何啊?”
     “嘿嘿,你们可别忘了。秦至庸是荀子的学生。想来他的学问还是不错的。”
     秦至庸面带微笑地看了在场的人一眼,有很多都是熟悉的面孔。
     项少龙、连晋、赵平,曹秋道也都在其中。
     秦至庸说道:“邹师让秦某来讲点什么。我今天就不讲儒家的学问。我要讲的是心法。”
     “何为心法?”
     “心法就是保证心灵和谐的一种办法。清静无为,中正安舒,都是对某种心灵状态的描述。人活着,就要做事情。如何才能把事情做好?做到极致?办法有。首先要从心法上来找。”
     秦至庸讲的东西,每个人都听得懂。没有玄之又玄的东西。他从心态的角度开始阐述心灵的修行,如何有效地提升心理素质。
     如何专注,做到真正的过目不忘的能力?
     如何驾驭情绪,让心灵清净,做到明心见性?
     心灵修行,各家各派都有,可是从来没有像秦至庸总结得如此透彻。修为越高的人,越能体会到秦至庸讲的这些学问是何等的博大精深
     特别曹秋道、赵平、连晋、琴清,身上的气息在逐渐开始转变。
     这说明他们的心态在变。
     秦至庸心中惊讶,他们竟然这么快就进入了状态。
     了不起。
     项少龙来自二十一世纪,见识多一些,可是心思就杂一些。他反倒不容易进入状态。
     秦至庸讲完心法,说道:“我说的这些,都是我自己的领悟的‘真理,不带任何偏见,更不是宣传哪一家的学术思想。希望大家都能有所得。”
     才士论政是邹衍先生的主场,是阴阳五行理论的主场。
     秦至庸在这里宣扬儒家的学问,有些不合适。因为那样会反客为主。
     邹衍说道:“秦小友讲得好啊。不再局限于某一家某一派的学说。你算是创出了自己的道。”
     秦至庸一愣,自己的“道”吗?
     并没有。
     秦至庸依然严格是按照儒家的修心标准,一直找不到突破点。
     荀子和邹衍的心灵境界都达到了“安”之境界,秦至庸哪怕再淡然,心中依然有些羡慕。
     可是这种事情,是真的羡慕不来。
     荀子和邹衍的学问之中,有属于自己的主张和“道”。秦至庸想要有所突破,必须要创新,走出自己的道路。
     秦至庸的底蕴有了,是该到了创新的时候。
     否则,儒家学派的学问,会一直约束着秦至庸的思想,限制他的格局。
     相通了这一点,秦至庸心灵上的“枷锁”好像一下子消失了。
     克己修身是自律。
     可是光有自律不行,还要有自由。特别是思想上的自由。
     自律和自由,一定要达成平衡。
     “要走出自己的道路。”
     秦至庸说道:“我明白了。多谢邹师提点。”
     顿时,秦至庸的气血更加具有活力,气息好像变得更加年轻态。
    &

第440章 百密一疏有破绽[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