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66章 相迎(一)[1/2页]

神都锦绣 钟山布衣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冯宝在“广州”逗留五日,除了会见叶氏兄弟外,还去了趟“刺史府”,告知:“‘大唐水师定于六月第一次‘狂风袭扰后‘出海,允许三艘‘民船随行,一应物资、人员,自行安排。”
     “广州刺史”李仁,闻言大喜,深知冯宝如此做法,乃是让官府出面主导“民船”随航事宜。这可是天大的好事!若不用足、用好,简直对不起“冯大都督”美意。
     要知道,天下没有免费的好事,随“水师”同航,不付出点好处,那是不可能的。
     “水师”看不上,可不代表地方官府意思,所以,一时之间,“刺史府”再次门庭若市……
     “师父,弟子可否随同‘出海?”回“水师大营”路上,明崇俨特意上了冯宝的马车,并问了出来。
     “还是日后好了。”冯宝道:“海上风云诡谲多变,太过危险了。”
     “然,叶胖墩随兄长同去,弟子也想见识一番。”明崇俨说完,似乎想到什么,又道:“萱萱姐姐亦决意‘出海。”
     “谁说的?我怎么不知道?”冯宝脱口而出:“军中女子是为禁忌,怎可上船?”
     “萱萱姐姐说了,那是‘勋贵订购,非‘水师战船,故算不得军中。”
     “嗯——?”冯宝疑惑地看向明崇俨,问:“她怎知这些?”
     明崇俨咧嘴一笑,未再言语。
     “小俨啊小俨,此事怎能乱出主意?”冯宝从明崇俨的表情当中猜出,狄萱萱的“坚持”,一定和自己这个聪慧的弟子有关。
     实际上,冯宝不知道的事情还多着呢。
     明崇俨自己很想“出海”,但是预见到师父不会同意,于是便问了叶非是否有此想法?
     叶非脑子本来就没那么灵活,便随口道:“小郎君若去,吾亦同往。”
     在得到明崇俨的肯定答复后,叶非回家以此为理由,提出跟随兄长一道“出海”。
     叶风不明究里,以为得“大都督”允许,便同意了。孰不知,明崇俨是利用“叶非出海”为借口,向冯宝提出。
     至于狄萱萱处,还真不是明崇俨“谋划”,他只不过是多了一句嘴罢了。
     在这件事上,冯宝很有些犹豫不决,不管怎么说,“出海”那都是风险巨大,即使千年之后,科技高度发达,依然免不了偶尔出现轮船倾覆之事,如今在大唐,他可不敢说百分百能够安全归来。
     但是,开拓“海外”,意义重大,尤其是对于身处高位者而言,能够亲眼所见,更有不同。
     冯宝其实没有想好如何“忽悠”王福来、贺兰敏之一道上船。今明崇俨所言,忽然让他觉得,自己应该有办法说服了。
     回到“大营”,冯宝出乎预料的听说洛川来了,便急忙命人请进自己帐中,一见面就道:“许久不见,六郎安好?”
     “托大都督福,尚好。”洛川回道。
     “制盐之法,可有验证完毕?”冯宝再问。
     “基本验证妥当,此法产盐,量大且优,实乃惠及万民,洛某有幸得大都督相授,感激不尽。”洛川说着,起身行礼。
     “无需言谢。”冯宝摆摆手,示意洛川坐下,接着道:“一别有年,六郎黑瘦许多,想来定是亲力亲为所致,今得以验证成功,亦是回报,与本官并无多大关联。”说着,想起什么,抬首问:“可有随身携带?”
     “有!”洛川应一声,立即从怀里取出一个小纸包,小心打开后,呈递冯宝面前。
     那是一小撮白花花的粉状物,冯宝仔细观察一下,发现除了颗粒比后市的要大一些外,几乎没太多不同,伸手指蘸了一点,放入嘴中,吧唧吧唧尝了两口,颔首言道:“不错、不错,比那上好‘青盐,不遑多让。”
     “此,全仗大都督之功也。”
     “不能如此说。验证一事,并不轻松,六郎可不都瘦了一圈,足见辛劳。”冯宝跟着又问道:“六郎日后,意欲在何处办‘盐场?”
     “尚未想及此处,不知大都督有何意?”
     冯宝几乎不作多想,信口道:“去‘登州吧,‘水师在那边有基地,况日后,‘造船作坊必然也设于此。”
     “那此地……”
     冯宝不等洛川问出,直接道:“此地造民船,不一样。”
     “原来如此。”洛川未再多问,而是换个话题说道:“听闻大都督不日‘出海,

第466章 相迎(一)[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