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十二章 雅俗共赏(四)[1/2页]

神都锦绣 钟山布衣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有了价格标杆,其余包厢拍卖顺利很多,只不过,买下者皆为官员、勋贵,并无商贾的份,没办法,这是社会地位决定,与钱财多寡无关。
     因为时间关系,所以在冯宝接下来安排当中,话剧《茶楼》,仅仅作为展示,表演了一段“大将军苏定方破西突厥”后,茶楼里各路人等得知消息后的众生相……
     虽然只有短短一幕,但依然博得众人赞许!
     用词严谨的对白,真实到位的表演,如实反应出大唐百姓对于战争胜利后的喜悦之情,以及对前方将士们的敬仰之心!
     真正博得满堂喝彩,给人惊艳之感的却是戏剧《梁山伯与祝英台》。
     唱的是什么戏?谢岩听不出来,只知道肯定不会是什么京剧,越剧之类,可婉转幽怨的唱腔,时而明快,时而紧张的配乐,加上类似于舞蹈一般的华美动作,完美诠释了戏剧内容。
     舞台上的演绎,台下观众们的反应,大体上并不出冯宝预料,毕竟在没有什么业余文化生活的大唐时代,话剧和戏剧提前出现,注定影响巨大!
     因此,冯宝从台上走下后,并没有进入观众席,而是回到那间休息室。
     “大山,老黄来了没有?”冯宝想起一件事情,坐下后开口问道。
     刘大山回道:“黄老掌柜病重,今日并未前来,由其长子代劳。”
     “唉——”冯宝轻轻叹息一声,心想:“难怪古人死的早,一场不大的风寒,就能要了人的老命,看来,自己还是得多多注意才行。”
     “校尉,某有听闻,黄老掌柜请了林太医过府诊治。”刘大山见自家侯爷问起,便跟着将知道的事情说了一下。
     “如何?”
     “不知。”刘大山微微摇了摇头道。
     “意料之中啊。”冯宝道:“大山,明日你让小俨去一趟黄家,或许他还能有些法子。”
     “喏!”
     “此外,再派人去一下常远那里,让他尽快完成学堂和官衙建设,最多三个月,不能再长了;还有,王乡长即将到任,居住宅院汝去安排一下……”
     冯宝一口气说了好几件即将需要办的事情,刘大山全部记了下来。
     堪堪说完之际,休息室外传来另一名护卫的声音:“拜见许公。”
     “冯都督可在否?”
     “吾在此,请进!”冯宝听出说话之人乃李义府,急忙言道,且示意刘大山赶紧过去开门。
     很意外,当先入内者却是当朝宰相许敬宗,随后才是李义府。
     “二位怎不观看戏剧?莫非入不得眼?”冯宝和他们两个人并没有太多客套,请入座后,随口问道。
     “哪里哪里,话剧者,示众生百相;戏剧者,婉约动人,甚好!甚好!”
     “许公所言极是。”李义府道:“满堂喝彩,足以佐证大都督所办之‘戏社甚善也。”
     “当真?二位可莫要诓吾乎?”冯宝笑而反问,其实心知肚明,一切皆在预料之中。
     “话剧演绎市井百态;戏剧文雅叙事,一俗一雅,相宜得章也。”
     “正是,当得雅俗共赏之!”许敬宗抚须言道。
     “有二位之赞,吾安心矣。”冯宝先客气回了一句,继而又道:“不知二位中途离席,寻吾可有何事?”
     “确有一事。”李义府主动言道:“老夫请问大都督,‘水运司何时出海?”
     “许公可也为此而来?”冯宝看向许敬宗问。
     许敬宗微微颔首以做回应。
     对于许敬宗和李义府心中的真实想法,此刻,冯宝已是一清二楚,无他,唯“利益”也!
     自皇帝颁布诏令,设“水务司”,执掌天下水系后,朝中官员们皆已知晓,“大唐水师”将开启新的变革,首当其冲便是设“水运司”,将“水师”冗兵分离而出,专职“南粮北运”。
     运粮食,获利不丰,不值得太多关注,但是,南方物资不仅仅是粮食,还包含了名贵木材等。再者,运输从来都是双向的,北方物资南运,那中间的利润可就大了,这一来一回之间产生的利益,“水运司”独享,好像不大可能,如何参与其中分一杯羹,也就成了各世家、勋贵以及官员们的执念。
     各方请托,早就让冯宝有些不厌其烦,一直都以尚未开始为借口推辞。
     可是在今日,许敬宗和李义府借着看戏的当口,中途亲自过来询问,摆明了就是想要一个态度

第四十二章 雅俗共赏(四)[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