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番外:死亡歌谣(上)[1/2页]

不可名状的跑团实录 世界魔方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你猜,单看一个人的微博,能知道关于他的多少信息?
     ……
     会知道那位叫王瀚哲的悬疑作家,完全是因为启的一句话,他说:“到底因为什么,一个正出版新书的作家,会突然在微博上停止宣传?”
     “停止宣传?”我咬着苹果看着电视,漫不经心地回应着启,“大概是钱挣够了?或者是新书出什么问题了?当然也有可能是另一种营销手段…对了,那个作家最近有没有发其他什么内容?”
     我本是随口一问,却不想启像是打算和我深入讨论一番,声音一下子高了两度:“这就是我想说的一点,他的微博内容现在全变成了童谣!”
     “童谣?那他估计是要转型写童话了吧?”我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随口猜测。
     “我觉得不太像。”启划着手机,陈述着里边的内容,“2月13日,上面只写了一句话:一群黑兔子,凑在一起玩。3月5日,发了新微博,也是一句话:一只见了鬼,嗷呜丧了命。3月31日,依然是一句话:一只倒霉蛋,自杀盼运转…”
     “什么鬼。”我放下手中的苹果,拿过启的手机,翻着这个作家的微博,一点点读出他在里边写的那个碎片式的歌谣:群黑兔子,聚在一起玩
     一只见了鬼,嗷呜丧了命。
     一只倒霉蛋,自杀盼运转。
     一只被嫁祸,成了爆炸犯。”
     “没了?”我把手机递给启,开口问。
     “我猜是还没更新完。”
     “这个作家为什么要写这种童谣?感觉阴森森的,我觉得他不适合转型当童话作家。”我搓了搓胳膊上的鸡皮疙瘩,拿起桌上的苹果继续吃起来。
     “不,我觉得这不是转型,而是警告。”
     “警告?”我的兴趣被启提了起来,将电视声音调低了两度,转过脸颇有兴趣地看着他。
     “我刚刚搜索了一下,发现在他写这几句童谣的时间前后不久,都发生有命案,”启将手机举到我面前,给我看着他里边的图,“3月6日,S市一子死于出租屋内,有流言说这个屋子闹鬼,3月31日,T市一男子跳楼自4月20日,M市某爆炸告,是名张姓男子。”
     启边说边划着手机里的图片,脸色变得越发重;“这些事件全发生在王瀚哲这个作家发微博当天或者一天后,你不觉得这太过巧合了吗?”
     “合不巧合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你很闲。”我过头,重新将注意力转移到电视上,“这就是一个巧合,就像是中彩票一样,你不中我不中,总会有一个人中的,大数法则而已。我当你要给我说什么奇妙的事情呢。”我咬下了最后一口苹果,将苹果核瞄准不远处的垃圾桶。
     “那如果我告诉你,这些人全都跟这个作家有关系呢?”启这句话就像是一个惊雷,震得我扔苹果核的手不自觉抖了一下,那个果核一下子落在了距离垃圾桶十万八千里的地方。
     “什么意思?”我起身去捡果核,但心思却已然转到了启说的这些话上。
     “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之前全都在网上造谣、辱骂过王瀚哲。我认为,王瀚哲是在用这种方式警告那些辱骂他的人。”
     我伸手揉了揉眼角,将果核扔进垃圾桶里,拍了拍手故作不屑道:“你想多了,我觉得这应该也是巧合。总不可能是这个王瀚哲有什么言灵能力吧?说让他们家里闹鬼就闹鬼,说让人自杀就自杀,我可是马克思的脑残粉。”
     “不,如果巧合过多,这只能说明这些不过是巧合的表象。”启抬起眼看着我,眼神复杂而神秘,“比起言灵,我倒觉得,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谋杀。”
     说到启,她是我的室友,也是我的朋友。虽然从她搬过来到现在,我们仅仅只相处了一个月,但我却莫名地很喜欢她。
     一方面是因为我和她出生于同年同月同日,或许因为同日出生的缘故,我们两个有着诸多的相似爱好,因此在很短的时间内我们便能聊到一起。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是一个十分聪明的人。
     说她聪明绝不是基于我对朋友的偏爱,而是因为她对事物敏锐的洞察力与预测力。她能仅凭着一双鞋而轻易推测出鞋主人的身高、体重、惯用走姿,甚至性格特征。她也能仅凭观察,便能轻松预测出不同的人对相同事物所采取的应对状态…几乎将演绎推理运用到了极致。
     在我看来,她就是现实版的福尔摩斯,但比起《神探夏洛克》中的夏洛克,她的性格要更内向敏感一些。
     “谋…杀?”我机械地重复着启的话,但下一秒便极力否定着启的猜测,“不可能,一个作家,哪有闲工夫去谋杀一个个骂人的黑粉?再说了,这些自杀啊闹鬼啊爆炸案犯啊,普通人怎么可能实施成功?”
     启被我问得哑口无言,有些不安地摩挲着下巴,思付半响回答:“你知道心理暗示吗?”
     我轻轻点头,下一秒便反应过来,惊声询问她:“你该不会说那个作家是用心理暗示来杀的人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启没有回答,而是起身去屋子里拿了他的笔记本电脑出来:“我觉得我们可以试着找找看。”
     我偏过头,看着启的手指在键盘上飞舞,不由得开口问:“先不说怎么谋杀的,话说你是怎么发现这些人是王瀚哲的黑粉的?”
     “这很简单啊。”启打开微博的页面,翻到王瀚哲一年前的一条微博,指着下边的评论开口,“那段时间微博上反抄袭盛行,大家凡是看到有相似的情节、梗都会在微博上大肆声讨,王瀚哲也被卷入了这种莫名的风波之中。对于他是否抄袭我不清楚,但是他却因为网友们的声讨,新书销量一度大跌。于是他针对这件事发了微博,结果这条微博下边漫骂声一片。”
     我看着那些随意指责、戾气满满的评论,皱了皱眉头,问“所以呢?”
     启没有回话,只是鼠标轻点,点进了恶意热评第一的博主主页:“博主从开通微博至今总共发了130条微博,其中56条为转发,14条为自拍,剩下的60条则是对日常琐事的吐槽。”
     启简单地陈述着,话锋一转问我,“你猜,单看一个人的微博,能知道多少关于他的信息?”
     “如果只看这个博主的话,我现在起码知道了她的性别、长相…还有居住地。”我指着这个博主的其中两张自拍,“这两张自拍都拍到了她身后的好几辆汽车,出现频率最高的车牌号是豫H。这就说明她在S市。”
     S市……我拿过启的手机,重新翻到那条新闻:
     3月6日,S市一名女子死于出租屋内
     “我去,不会吧。”我突然有些相信启的推测,但仔细想想还是觉得不太可能,“单从她的这些微博信息也推不出来她的具体住址啊,就算王瀚哲想把他的黑粉一个个…那什么,这也太麻烦了。”
     “并不麻烦。”启翻了几页,指着其中几条微博念道,“一个人住就是方便,虽然房租贵了一点,但起码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单身真好,单身万岁!”
     “这说明她是个单身独居女子!而且刚搬家不久。”我推测道。
     “不,这说明她租的这个房子有问题。”
     “为什么?”我实在想不通启从哪得出这个结论
     “你刚刚忽视了两点,第一,她的自拍照有一张是穿着工作服,如果你深入搜索一下就会发现,这个工作服是某个快餐店的工作服,这说明她是个快餐店女服务员。而这个职位的平均工资是月薪两千到三千。第二,S市的平均房租价格是一个月两千,试问,一个月薪两三千的单身女性,怎么会有能力去租一间单身公寓?所以说…”
     “这个房子有问题?”我听着启的分析,在手机上搜索着S市的房租价格,上面显示最低的房租也是一个月一千五,“那也不一定,万一她是通过熟人租了个便宜的房子,或者她是个富二代,工作什么的就是为了打发时间。”
     “如果是熟人,她会在微博上抱怨房子出了问题房东却迟迟不来处理甚至还询问网友提前退房退不退房租押金这种事吗?”启指着几条戾气满满的原创微博,那里边几乎全是辱骂房东的内容,“而且她还在微博上晒出了自己的口红,不过可惜是假的。富二代应该不会去找廉价的代购吧?”启边说着一边打开她的某个微博,她在评论里询问代购口红的价格。
     “好吧。”我摊摊手,表示对启说法的认同。
     “一个人的生活状态是刻在骨子里的,即便她在微博里伪装得岁月静好、生活安逸,但总会被一些琐事暴露真实的状态。”启感慨,摇头叹息,“但可惜,如果她不去在网络上找存在感,那她也不会死得这么早
     “等等等等。”我急忙打断启,“就仅仅推测出她的生活状态,你就能知道她是被谋杀的?”
     “她本身就抱怨这个房子年久失修,还抱怨这个房子总会闹出奇怪的声音,而且她急切地想要退房,却始终退不掉。如果在这种时候有什么人推波助澜一下,就能轻易地杀死一个人。”
     “

番外:死亡歌谣(上)[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