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层壳的银白色光芒还未褪去,薛逸辰已站在戴森球的轨道控制台前。全息屏幕上,第二层壳的三维模型正沿着第一层的轮廓缓缓旋转,模型表面布满细密的网格,每个网格节点都标注着“超导磁约束”的字样。他的手指划过模型的经线,那里的网格突然亮起,像给银白的铠甲镶上了金色的脉络。
“第二层壳采用‘磁网+AA材料复合结构。”系统的电子音比往常多了几分质感,“每个网格节点内置超导线圈,通电后可形成强磁场,既能增强壳体强度,又能引导能量流沿预设路径传输。”控制台旁的老陈突然指着模型的南极点:“那里的磁网密度比设计值高了5%,是原初算出来的优化方案?”
薛逸辰的手指点向南极点,网格立刻分解为无数个微型线圈,每个线圈都在发出淡蓝色的磁场光晕:“原初说,南极点是内核能量流最密集的区域,磁网密一点,能让能量像走迷宫似的绕开壳体薄弱处。”他忽然笑了,“就像你小时候给鸡窝加铁丝网,总在鸡最爱钻的地方多缠两圈。”
老陈的手指在控制屏上敲出一串指令,戴森环的工程机器人集群开始向第二层壳的铺设轨道移动。这些机器人比铺设第一层壳时多了个磁约束臂,臂端的传感器能实时校准磁场强度。观测台的屏幕上,第一圈磁网沿着第一层壳的赤道面展开,AA材料制成的网格骨架在磁场中悬浮,像一张被无形力量撑开的网。
“注意看磁网的接缝处。”薛逸辰的手指在屏幕上划出一道线,那里的线圈正在自动对齐,磁场强度在接缝处形成完美的叠加,“这些线圈是‘问天号从 asteroid 带采集的镍铁合金做的,导电率比地球材料高17%。上次测试时,小李用这线圈烤过土豆,三分钟就熟了。”
小李的脸腾地红了,手指挠着耳根:“那不是好奇嘛,谁知道磁场加热这么快。”观测台里响起低低的笑声,笑声未落,系统突然提示:“检测到磁网共振频率异常,来源:西经30度经线。”屏幕上,那处的磁场光晕正在不规则闪烁,像心跳漏了一拍。
薛逸辰的手指立刻移向异常区域,调出实时数据:“是材料晶格的自然振动,把附近三个节点的电流调小0.02安培。”指令发出的瞬间,磁场光晕重新稳定下来,网格骨架上的AA材料开始凝固,将磁网牢牢锁在第一层壳的表面。
当第二层壳的铺设进度达到60%时,薛逸辰让机器人暂停作业。他的手指在全息模型上圈出北半球的一块区域:“这里要加一层缓冲层,用月球尘埃和AA材料混合制成。”老陈的手指点向缓冲层的参数:“是为了应
第248章 戴森球问世3[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