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98章 迭代升级14:问天系列[1/2页]

我以饕餮镇诸天 薛逸辰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孤狼军团的测试场建在珠穆朗玛峰北麓的冰川上,跑道由超导材料铺设,在阳光下泛着幽蓝的光。此刻,问天I正静静停在跑道起点,暗金色的机身与周围的冰雪形成鲜明对比,空间翼的四色光带随冰川风轻轻波动,像一头蓄势待发的金属猛兽。
     “量子计算机·原初已接入控制系统。”林教授的声音透过通讯器传来,带着一丝电流的杂音。她站在指挥中心的全息沙盘前,雪白的长发被防静电头套束起,金丝边眼镜后的目光紧盯着屏幕上的数据流——孤狼军团的核心人工智能“原初”,正通过量子纠缠技术与问天I建立连接,数据流以每秒300万亿次的频率刷新,将驾驶舱的每个传感器都纳入掌控。
     薛逸辰站在观测台上,冰蓝色的眼瞳望着跑道尽头的云海。他身后的屏幕上,“原初”的虚拟形象正在进行最后的自检:那是一个由0和1组成的人形轮廓,轮廓边缘流淌着与问天I同源的暗金色光纹。“原初,汇报接管状态。”
     “已接管问天I全系统,包括空间翼谐振控制、光速驱动能量分配、舷窗抗摩擦调节。”电子合成音平稳无波,却带着令人安心的精密感,“模拟飞行数据与实际环境匹配度99.99%,建议启动亚光速测试。”
     林教授按下启动按钮的瞬间,测试场的警报声划破冰川的宁静。跑道两侧的超导线圈同时亮起,在问天I周围形成一个蓝色的能量场——这是为抵消亚光速启动时的反作用力设计的缓冲带。暗金色的星舰突然震颤,尾部的光速驱动核心开始旋转,四色光带从暗红逐渐转为炽白。
     “3,2,1——起飞!”
     问天I像一道暗金色的闪电,瞬间突破声障,跑道上的积雪被能量场掀起,形成一道白色的尾迹。它没有像传统飞行器那样爬升,而是保持着与地面平行的姿态加速,空间翼的蓝光越来越亮,周围的空气被压缩成锥形的激波,激波边缘泛着因空间扭曲产生的紫色光晕。
     “速度突破5倍音速!”指挥中心的工程师喊道,屏幕上的数字疯狂跳动,5倍、10倍、20倍……当达到30倍音速时,问天I突然向上倾斜,机身与冰川形成45度角,朝着大气层的方向冲去。
     观测台上的薛逸辰举起望远镜,能清晰地看到星舰的空间翼正在轻微变形——不是故障,而是“原初”根据大气密度自动调节的形态。暗金色的机身穿过云层时,没有留下任何痕迹,仿佛在“空间泡泡”的包裹下,于另一个维度中穿行。
     “原初,汇报空间压缩效率。”林教授的指尖悬停在紧急制动按钮上,尽管她信任量子计算机的精度,掌心还是渗出了细汗。
     “当前速度0.3倍光速,空间压缩效率98.2%,未检测到湍流。”电子合成音同步传来舷窗摄像头的画面:大气层的边缘像一层淡蓝色的薄膜,阳光穿过薄膜,在问天I的机身上折射出彩虹般的光带,“预计30秒后抵达平流层顶部。”
     薛逸辰放下望远镜,冰蓝色的眼瞳里映着屏幕上的航线图。图中,第一架七代星舰的坠毁点被标成红色,而问天I的航线,正从那个红点上方10公里处掠过。他想起试飞员最后的通讯,突然对着麦克风说:“原初,播报当前高度。”
     “海拔82公里,已超越第一架七代星舰最大升限。”电子音顿了顿,似乎在调取历史数据,“此处大气密度0.001kg/m3,空间摩擦系数0.02,符合亚光速巡航标准。”
     指挥中心里响起一阵低低的欢呼。工程师们看着屏幕上平稳的数据流,有人悄悄抹了把眼睛——当年那个红色的坠毁点,如

第298章 迭代升级14:问天系列[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