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03章 迭代升级18:暗物质开发技术6[1/2页]

我以饕餮镇诸天 薛逸辰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赛博实验室的地下三层,空气里弥漫着MAX材料被高温炙烤后的金属味。薛逸辰站在环形实验台中央,指尖悬停在一个暗金色的球形装置上方——这是第七次迭代的“奇点容器”,内壁的四色纹路比前六代更细密,像无数条纠缠的光带,正围绕着核心那点暗紫色的“奇点核”缓缓流转。
     “原初,注入120%暗物质能量。”他的声音在空旷的实验室里回荡,冰蓝色的眼瞳紧盯着容器表面的温度传感器。前六次测试中,奇点容器最多只能承受110%的能量输出,超过这个阈值,暗金色的表面就会出现蛛网状的裂纹,而今天,他们在容器夹层中加入了一层虚空色薄膜,这层近乎透明的薄膜像给容器穿上了一层弹性铠甲。
     量子计算机的数据流在全息投影中炸开,0和1组成的洪流里,原初的电子合成音带着一丝谨慎:“能量注入开始,当前奇点核稳定性92%,虚空色薄膜张力系数1.8,建议在115%时暂停观测。”
     林教授站在实验台边缘,雪白的长发被防静电头套束起,只留几缕垂在金丝边眼镜旁。她手中的“时空震颤仪”正发出高频蜂鸣,屏幕上的波形图呈现出平滑的正弦曲线——这是奇点核稳定的标志。“115%只是理论阈值。”她推了推眼镜,指尖在控制板上轻点,“上次在问天Ⅱ的光速测试中,虚空色薄膜的实际承受力比理论值高7%,这次或许能创造新纪录。”
     当能量指针划过110%时,奇点容器突然发出低沉的嗡鸣,暗金色的表面泛起涟漪般的光纹。容器核心的暗紫色奇点核开始膨胀,像一颗正在苏醒的种子,而夹层中的虚空色薄膜随之拉伸,原本近乎透明的颜色渐渐染上淡紫色,这是能量与薄膜产生共振的征兆。
     “115%!”观测台的工程师喊道,屏幕上的温度曲线开始陡峭上升,容器表面的温度已经突破1500摄氏度,这是MAX材料的临界值。
     薛逸辰没有停手。他调出前六次的失败数据,将裂纹产生的位置与当前容器的能量分布对比,发现110%阈值时的能量集中在容器底部的焊接缝——那里正是虚空色薄膜与MAX材料结合的薄弱点。“调整能量输出方向,将30%的暗物质能量导向顶部!”
     林教授的指尖在控制板上飞舞,当能量分布重新平衡的瞬间,奇点容器的嗡鸣突然变得圆润,暗金色的表面不再发烫,温度曲线奇迹般地回落至安全范围。容器核心的奇点核膨胀到乒乓球大小,暗紫色的光芒透过虚空色薄膜向外渗透,在实验台周围形成一圈淡淡的光晕,光晕中的空间呈现出轻微的扭曲,让远处的仪器看起来像被揉皱的纸。
     “120%!稳定输出已持续10秒!”
     观测台爆发出压抑的欢呼。工程师们看着屏幕上的完美曲线,有人激动地拍打桌子——这意味着奇点容器终于能承受超光速飞行所需的能量强度,问天Ⅲ的星际跳跃计划有了最关键的硬件支撑。
     薛逸辰的目光却落在光晕扭曲的空间里。那里的空气正在缓慢流动,却在穿过光晕时出现了“倒流”现象,仿佛时间在光晕中被按下了慢放键。他突然想起第五阶段发现的“时空子”,这些能干预时空结构的粒子,此刻正附着在光晕边缘,像无数个微型的时间锚点。
     “用时空震颤仪捕捉时空子轨迹。”他下令道。
     林教授立刻调整仪器参数,屏幕上的波形图突然分裂成无数条细支线,每条支线都对应着一个时空子的运动轨迹。这些轨迹在光晕中交织成网状,网眼的节点处,暗紫色的奇点核能量与虚空色薄膜的共振达到顶峰,形成一个个纳米级的“时空泡”——这些小泡泡里,隐约能看到实验室外的冰川景象,却比现实中的冰川年轻了至少50年。
     “是时间回溯!”林教授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她将一个微型时钟放入

第303章 迭代升级18:暗物质开发技术6[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