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博实验室的全息投影上,代表“空间谐振基座”的大步骤图标突然亮起,暗金色的纹路像活过来的蛇,顺着进度图蔓延,将周围11个小步骤和110个次级步骤全部点亮。进度条下方的数字随之更新:“剩余步骤640个”。薛逸辰的指尖划过那道亮起的大步骤,冰蓝色的眼瞳里映着科技空间外传来的实时画面——青藏高原的环形基座已经完全成型,暗金色的MAX材料轨道在加速时间的阳光下泛着冷光,像一条盘踞在群山间的金属巨龙。
“BOSS,第一个大步骤提前7个加速日完成。”林教授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却难掩兴奋,她将基座的最终检测报告投射出来,每项参数后都跟着一个绿色的“达标”字样,尤其是“空间谐振稳定性”一项,数值比设计要求高出13%,“工程队在最后一次测试中,用超声波匀粉技术解决了暗物质粉末沉降的老问题,现在基座的每个截面都能保持完美共振。”
薛逸辰调出外界的施工日志,最新的记录显示,就在科技空间内的1小时前(外界的10小时),基座成功抵御了一次模拟的“银河系引力扰动”——这相当于三颗太阳同时对地球施加引力,而基座的震颤幅度仅为0.01毫米,完全在安全范围内。“让工程队休整3个加速日,准备第二个大步骤‘空间锚定系统的安装。”他顿了顿,指尖点向日志里的一张照片,“这个拍速凝混凝土的工人,身份核实了吗?”
照片上,一个穿着工装的男人正举着微型相机,对着浇筑中的基座拍照,镜头明显对准了混凝土表面泛着的暗紫色光泽——这是暗物质速凝剂的特征,也是薛逸辰故意泄露的“秘密”。林教授调出男人的资料,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北美安插的第17个间谍,植入的记忆是‘江南建材厂的技术工,但他的视网膜里藏着微型传输器,刚才已经被边界的能量屏障烧成灰了。”
“照片传出去了吗?”薛逸辰的指尖在虚拟键盘上敲击,将一份伪造的“速凝混凝土专利”发送到公开网络,专利文件里故意留下三个明显的技术漏洞,“要让北美那边相信,我们的核心技术就是这玩意儿。”
林教授的指尖划过边界监控画面,那个间谍的身影在穿过金光闪闪的边界时突然僵住,工装下的传输器发出一阵细微的爆鸣,随后整个人软软地倒在地上,被巡逻的机械臂拖走。“传出去了,3分钟前北美情报部门的数据库已经收录了这张照片。”她调出截获的北美分析报告,上面赫然写着“华夏仍在依赖传统建材技术,星际观测站实为幌子”,“他们的首席科学家艾米莉亚提出过质疑,但被特朗普压下去了。”
薛逸辰的目光转向护目镜角落的倒计时:1393天18小时。他突然想起三天前系统提示的“华夏真实文明等级2.5级”,这个数字像一道无形的墙,将华夏与外界的1.5级文明彻底隔开。而那道金光闪闪的边界,正是这道墙的实体化——用暗物质能量与虚空色薄膜构建的“信息屏障”,能吞噬一切探测波,却故意在边界处留下破绽,让间谍能拍到“速凝混凝土”这种无关痛痒的画面。
“北美那边的星际之门进度到17%了。”林教授将最新的卫星图像投射出来,环形装置的边缘多了六个能量塔,塔尖泛着不稳定的蓝色光芒,“他们在尝试用反物质能量拓宽空间裂缝,结果昨天炸穿了新墨西哥州的一个地下湖,现在正忙着掩盖丑闻。”
薛逸辰放大图像,能量塔的焊接缝处能看到明显的裂纹——这是缺乏暗物质合金的典型特征,就像用玻璃拼接枪管,勉强能发射却随时会炸膛。“让情报部门‘不小心泄露我们的‘速凝混凝土配方。”他调出配方文件,在关键成分里多加了一味“硅基稳定剂”,“这玩意儿能让他们的反物质能量输出效率再降5%,等他们发现不对,至少浪费3个加速月。”
科技空间的通讯器突然响起,是外界的工程总指挥请求远程指导。画面中,总指挥指着基座中央的凹槽:“按图纸该安装空间锚定器了,但这玩意儿的接口纹路太复杂,我们试了1000次都对接不上。”
林教授的指尖在虚拟模型上轻点,将接口纹路的三维图拆解成100个基础单元:“让机械臂按‘莫比乌斯环的
第314章 完成了一个大步骤[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