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09章 讨伐周国(一)求首订![1/2页]

逐鹿北朝 红莲素心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夏州,是晋朝时期的陕西省的白城子村的古地名,是西夏政权的发祥地之一。
     治下有归真郡、银州,北面是绥州,属弘化郡辖,地形为北部风沙滩区、中部梁峁涧区、南部丘陵沟壑区。
     所以高顺选择这个地方打第一战,就是看中了那片风沙滩,一旦突厥发动进攻,周军想要支援,就必须绕开风沙滩。
     自古以来行军打仗,讲究的就是天时、地利、人和,而战争多发生在秋季,大概是因为秋收过后粮食充足。
     两万大军在归真郡三十里外停下,远处就是归真郡城池,那里的守将是宇文盛。
     宇文盛,本姓破野头,字保兴,上郡沃野镇人,匈奴族,北魏、西魏、北周名将。
     宇文盛骁勇善战,跟随宇文泰,平定侯莫陈悦叛乱,受封渔阳县子。
     西魏建立后,随从宇文泰多次击败东魏,拜冯翊太守,迁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盐州刺史。
     北周建立后,揭发楚国公赵贵谋反,授大将军、泾州都督,册封忠城郡公。
     平定洮阳、洪和二城,拜柱国、延州总管,迁大宗伯。跟从齐国公宇文宪东征北齐,授太子少师。
     从周武帝东征北齐,把守汾水关,周宣帝即位,拜上柱国。
     天和五年,宇文盛入朝任大宗伯。
     六年,与柱国王杰随从齐国公宇文宪东征北齐。
     当时汾州被齐军包围日久,宇文宪派遣宇文盛运粮到汾州。宇文盛于是赶赴姚襄城,接受宇文宪的节度。
     齐国将领段韶率大军来到,宇文盛力战击退段韶,然后修筑大宁城返回。
     段韶作为和斛律光齐名的大将,是齐国少有的名将,只可惜去世的太早,否则高顺也不必如此纠结。
     面对这位强大的对手,独孤永业当然亲自出手,高顺也跟随过来,奈何突厥那边始终没有消息。
     大帐之中,独孤永业说着他的计划。
     “归真郡城墙高大,上有重兵把守,我军若是强攻,恐怕会损失惨重,所以最好把城里的敌人引出来,然后一举歼灭!”
     高顺颔首道:“突厥那边还没有消息,八成是在等我们先动手,然后他们好浑水摸鱼。
     虽然他们答应了我们,却也有出尔反尔的可能,而我们一旦出手,不分出个胜负就无法收手。”
     事实上高顺这次出兵,朝中有很多人都不看好,好不容易消停几年,又成功打退了两国,接下来应该保持实力。
     甚至有人对高顺道:“国虽大,好战必亡,太子殿下居功至伟,可冒然挑起战端,必然会引起两国联动。”
     有人担心陈国落井下石,再次联合周国进攻齐国,可高顺却笑道:“有斛将军在,南境可无忧矣。”
     这句话是夸奖,却也是提醒,他把南境交给斛律光,对他十分信任,希望他不要让自己失望。
     而高顺这次出兵,也并不是心血来潮,之前他就想重用独孤永业,可没有代替的人选,只能让他镇守河南。
     如此人才不用实在可惜,所以这就是这一战的第一点契机。
     第二,高顺派卢思道游说突厥,为的就是给齐国增加一丝胜算,哪怕突厥只是做做样子,也会让周国感觉到不安。
     第三,他翻阅史料,知道这一年宇文邕打算北伐,现在历史已经改变,太建北伐没有发生,齐国可不是历史上那个齐国。
     陈顼被斛律光打的畏首畏尾,所以高顺并不担心,想借助这次战争打出优势,把西面边境都交给独孤永业。
     但是这家伙历史上有前科,在走投无路时曾经向周国投降,虽然不是他的责任,但高顺可不想让他有这条退路。
     如此最好的办法就是增加双方的仇恨值,独孤永业功劳越大,他杀的周军就越多,高顺不会吝惜赏赐,要他绝对忠诚!
     第四,还有一点不确定的因素,那就是历史上宇文邕

第109章 讨伐周国(一)求首订![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