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09章 志得意满的李世民[1/2页]

大唐:我爹是土皇帝 唐伶仃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冯智彧是不知道孔颖达是怎么想的。
     交远不交近,这的确是一种外交政策,毕竟你不能和你的邻居交得太好,不然的话是容易出事的。
     就比如吐蕃。
     所以从这个方面上来说孔颖达的想法没啥问题,毕竟他的说法是没啥毛病的。
     不管是从现在李世民的性格还是大唐的发展趋势来说高句丽都是以后要面对的一个问题,是那种必须直面而且逃不开的那种。
     交好对手背面的人,这或许能在关键时刻起到奇效。
     但是这里有个问题,那就是或许两个字。
     其实冯智彧是陷入了一个误区了,他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上的,而他的角度有一个和所有人都不同的地方。
     他知道历史。
     历史上在大唐和高句丽的战争中起到了作用的是新罗而非倭国。
     而且倭国不但没起到作用还给大唐添乱了。
     大唐对高句丽的战争在从李世民到他小儿子李治在位的这期间,而历史上这个时间段的倭国是和百济交好的,而且还不是一般的交好。
     和冯盎吧冯智彧送到长安一样,倭国的天皇也把他的儿子送到了百济。
     而百济在历史上是联合高句丽一起压迫新罗的那一方,是和大唐站在对立面的。
     所以说孔颖达的想法是没啥太大的毛病的,但是问题在于他找错了对象。
     对于倭国,冯智彧是真的没啥好感。
     即便是抛开那段历史冯智彧也是这么觉得的。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这句话真的不是说说而已,倭国的历史算是比较长的了,最起码比鹰酱长,但他在历史的前中甚至是中后期都处于若是,只有在大后期才起势。
     在冗长的历史中,倭国一直都是跪着做人的,这一跪就是上千年。
     那群矮子属实是有些可怕,因为他们能一直隐忍,一直到确定了自己的优势之后才在人前显露出他们那卑劣的本性。
     从孔颖达家里出来,冯智彧没有着急回霸上,而是返回了皇宫。
     甘露殿里,长孙无忌等人还没有离去,李世民也在,他们还在就今天的事情进行商讨。
     “你怎么回来了?”李世民看着被内侍带入甘露殿的冯智彧。
     “方才儿臣去了孔祭酒家里一趟,和孔祭酒谈了谈,有些想法想要告诉您。”
     冯智彧直接坐到了之前自己的位置上,一脸的认真。
     “说说看。”李世民不置可否,没有直接表态。
     “且先不论真假,从儿臣和孔祭酒的谈话中能清楚的是孔祭酒和五姓七望其实不是一个派别的人……”
     “这个朕知道,说重点。”李世民直接挥手打断了冯智彧。
     虽然人心不可测,但李世民作为皇帝对自己的臣子多少还是有一些了解的。
     最起码他能分得清绝大多数朝臣是怎么站队的。
     “孔祭酒对儿臣说,他支持的愿意是想联合倭国,希望能在日后我们对上高句丽的时候用上这层关系。”
     被自己的老丈人打断,冯智彧也没有生气,反而是继续解释着。
     “想法是好的,不过儿臣并不建议这么做。”
     “理由。”李世民敲了敲书案。
     “不是说大话,如果单说对倭国的了解大家可能都没有我了解得多。”
     

第209章 志得意满的李世民[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