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7章 钱像水一样流进来![1/2页]

大唐躺平王 大唐皇子开局被流放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李恪心里那个“办学”的念头,像野草一样疯长。
     但搞教育,得砸钱,大把的钱。
     好在,钱来得又快又猛。
     铜活字流水线跑顺了,印书快得吓人。
     《大唐西域记演义》后面几册,几乎是踩着上一册的尾巴就上架了,每次都被抢光。
     长安城的人,吃饭喝水都在说孙猴子又打了哪个妖怪。
     不光小说。
     李恪让人弄的《贞观律疏》节选(挑跟百姓有关的)、教种地的《田家历》、还有治小病的《便民方略》,也全用铜活字印了,摆在显眼处。
     价格比小说还低,一百五十文甚至一百文!
     种地的、干活的,省省也能买。
     “掌柜!《田家历》一本!开春了,看下种日子!”
     “《便民方略》!家里老娘咳嗽老不好…”
     “《西游记》第三册还有吗?两本!给孩子!”
     柜台从早到晚挤满人。
     伙计收钱递书,嗓子喊劈了。
     后院库房的书堆成山,转眼搬空。
     装钱的篓子,一天倒腾好几遍,叮当声不停。
     更有大户派仆人,整筐铜钱甚至银锭抬进来扫货。
     长孙冲盯着账房里小山似的铜钱和几锭白花花的银子,眼珠子快掉出来,猛咽口水:
     “恪…恪哥!这比卖琉璃镜还狠啊!
     印书这买卖,简直…简直像捡钱!”
     他摸着冰凉的银锭,感觉像做梦。
     李恪翻着新账本,数字滚雪球一样涨。
     他没狂喜,脸色平静。
     钱是工具,门后的路才是目标。
     世家那边也变了。
     崔家那几家硬骨头暂时没声了。
     一些机灵点、实力差点的小世家,或者以前跟着崔家混的书铺老板,开始弯腰找上门。
     “殿下…小人是城南刘记的…
     您看,活字印书,好东西啊…
     恪记能不能…行个方便?授权我们用用?
     或者,代销您的书也行!价钱好说!”
     对这些赔笑脸的“合作者”,李恪照单全收。
     他让管事拿出早备好的契书:可以用恪记名头卖书,甚至能印些普通书。
     但两条铁规矩:
     一、所有书必须用恪记供的活字(恪记工坊造)和特制纸;
     二、利润,恪记拿七成。
     “七成?!”来人脸皮抽搐,肉疼!
     可看看恪记门口的人潮,再瞅瞅自家冷清的铺面,挣扎半天,咬牙按了手印。
     不干?汤都没得喝!
     李恪心里明镜似的:这不是合作,是收编,把他们绑上恪记的船,变成分销点。
     真正的大事,在悄悄干。
     书坊后院僻静厢房,李恪和杜明月常碰头。
     “办学?”杜明月第一次听,沉静的眼睛猛地亮了。
     “不止私学。”李恪铺开长安草图,手指戳向城南,
     “我要办‘义学!不管穷富,想学就能来!
     不收钱,或者只收点糊口粮!”
     他指着城南郊一片荒地:
     “看这儿。前朝废的皇家园子,地方够大,靠山临水,清静。
     杜伯父(杜如晦)暗中使了力,这地能便宜拿下。”
     用了杜家的关系和杜明月自己的名声。
     杜明月看着图,心潮翻涌。
     她出身好,知道穷人读书多难。
     李恪这想法,太大了!
     “殿下这心,明月佩服!这是大功德!明月全力相助!”
     有杜明月帮忙,事顺多了。
     李恪换了便服,亲自去看那废园子。
     断墙野草,地方是真宽敞。
第67章 钱像水一样流进来![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