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77章 御前斗法!虫粉入药惊四座[1/2页]

大唐躺平王 大唐皇子开局被流放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长安城,晨雾未散。
     两仪殿的金顶在微光中隐现,空气沉闷,压得殿内朱紫大臣们心头也沉甸甸的。
     蜀王李恪一身半旧亲王常服,静立殿门外候旨。
     他眼观鼻,鼻观心,心里却飞快盘算:
     父皇这关难闯,长孙无忌必有后手,还有那些蝗虫粉……
     杜明月再三保证低温烘干药效最佳,万不可受潮。
     若太医尝后说无效,麻烦就大了。
     “宣——蜀王李恪觐见!”
     尖细的嗓音穿透殿门。
     李恪深吸气,跨过高槛。
     殿内豁然明亮,蟠龙柱撑起高阔空间。
     御座上的李世民面色平静,目光锐利。
     下首,长孙无忌半垂着眼皮,老神在在。
     他身后几位老臣,看李恪的眼神却如刀子般锋利。
     “儿臣李恪,叩见父皇。”
     李恪规规矩矩行礼。
     “平身。”
     李世民声音听不出情绪,
     “河南道奏报,你那灭蝗法有效,流民稍安。
     今日召你,便是要亲耳听听这‘灭蝗惠民之策,究竟如何?
     有何凭据?”
     机会!
     李恪刚要开口,旁边一个清朗却沉痛的声音抢了先。
     “陛下!”
     长孙无忌猛地跨前一步,声音拔高,带着痛切,
     “蝗虫乃天降神虫!遮天蔽日,所过寸草不留!
     此非凡物,实乃上天震怒,降灾警示大唐!”
     他双手高举,似要承接天意,
     “臣夜观天象,心神难安!
     此乃天谴!凡人岂可逆天?
     陛下当下诏自省,沐浴斋戒,于南郊设坛,以三牲六礼诚祭天地神灵!
     祈天息怒,宽恕黎民!
     此方为顺应天道,消弭灾祸之本!”
     一番话正气凛然。
     身后立刻响起一片附和。
     “赵国公所言极是!此乃天威!”
     “捕杀烹食天虫,亵渎神灵,必遭报应!”
     “陛下!修德自省方为正途!岂可因小利违逆天意!”
     几位老臣涕泪交加,捶胸顿足,仿佛李恪已成招致天怒的祸首。
     殿内空气凝滞,令人窒息。
     李世民眉头微蹙,审视的目光落在李恪身上。
     李恪心中嘀咕:甩锅的来了。
     脸上却一片坦然,向御座深揖,声音不高却清晰:
     “父皇容禀。儿臣以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他扫过群臣,
     “若祭祀真能保年年风调雨顺,我大唐立国以来,缘何仍有旱涝灾害?
     去冬少雪,今春大旱,天候燥热异常,此正蝗虫滋生繁衍之良机,乃自然之理,与天谴何干?”
     此言如冰水入油锅。
     长孙无忌脸色一沉,刚要反驳,李恪语速更快:
     “《诗经·小雅》有云:‘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稚!田祖有神,秉畀炎火!
     周之先民,亦知螟蝗害稼,当以火攻除之!
     古人务实,以人力除虫保粮求生!
     何以今日,面对赤地千里、嗷嗷待哺之灾民,我等反束手无策,只知空谈祭祀,坐待天恩?”
     李恪引经据典,锋芒毕露。
     那套“天谴”论调,在他道理面前顿显苍白。
     几位原本附和的官员,眼神开始游移。
     长孙无忌岂容他占上风?冷笑一声,矛头直指核心:
     “好个‘务实!殿下鼓动流民捕蝗也罢,竟令其食用!
     此物腥臊污秽,状貌可憎,食之岂能不病?
     秽气入体,必生大疫!
     殿下名为惠民,实为害民!恐酿滔天大祸!”
     最后一句厉声喝出,欲将“引发瘟疫”的罪名扣实。
     来了!
     李恪心头一紧,等的就是这句!
     他嘴角微不可察地一扬,再次躬身:
     “父皇明鉴!儿臣岂敢拿万千灾民性命儿戏?
     烹食蝗虫,非儿臣臆想,古书有载,今日亦可验证!”
     他侧身,朗声道:
     “传太医署王主药、刘太医,呈上恪记所制‘蝗虫粉!”
     殿门开处,两名深青官袍的太医,在王德引领下,捧着几个油纸包裹严实的小包,小心入殿。
     所有目光聚焦于那几个不起眼的纸包。
     长孙无忌眼神阴冷,紧盯着。
     李恪上前,解开一包。
     一股干燥、略带焦香的奇特气味散开,并无腥臭。
     内里是细匀的黄褐色粉末。
     “此乃恪记工坊,以特殊低温烘烤法,将处理干净的蝗虫烘干研磨而成。”
     李恪声音带着介绍自家好货的笃定,
     “依《本草拾遗》所载,并经孙思邈孙真人高徒孙娘子亲验,此粉味咸辛,性温,入肝经,能祛风解痉、镇惊安神、止咳平喘!
     尤擅治小儿急慢惊风、破伤风抽搐、咳喘不止!”
     满殿哗然!
     这虫粉竟能入药?治这等顽疾?
     御座上的李世民,身体不自觉微微前倾,眼中精光闪动。
     “空口无凭!”
     长孙无忌厉声道,绝不信此邪物能治病。
     “请王主药、刘太医当殿验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恪从容不迫。
     须发花白、资历最深的王主药,先捻起一小撮粉末,细闻、捻看。
     接着,他做了件让众人心悬嗓子眼的事——以小指甲挑丁点粉末,送入口中!
     殿内死寂。
     众人屏息,紧盯王主药脸色。
     王主药细细品味,眉头微皱,继而缓缓舒展,眼中露出惊奇。
     他向御座躬身:
     “陛下,此粉入口微咸,后带辛香,并无腥恶之气。
     观色、闻气、尝味,确与古书所载蝗虫药性相符!
     质地干燥,入药必有祛风镇痉之效!”
     他转向李恪,
     “敢问殿下,此粉是否以文火慢烘,去其燥烈之性?”
     李恪心中大定,暗赞杜明月手艺:
     “王主药慧眼!正是此法,保其药性,祛其燥毒。”
     刘太医亦上前验看,连连点头:
     “陛下,王主药所言极是!
     此粉炮制得法,确系良药!
     治小儿惊风、抽搐,必有奇效!”
     两位太医的肯定,如两记响亮耳光,抽在长孙无忌及其同党脸上。
     “秽气入体”、“必生大疫”的叫嚣,顿时荒谬可笑。
     几位老臣脸色瞬间涨成猪肝。
     李恪趁热打铁。
     他向王德示意。
     王德立刻捧上一本边角磨毛的蓝布封

第77章 御前斗法!虫粉入药惊四座[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