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路上赵婵跟陶杰说了杭城的问题。
     当初,赵婵跟陶杰介绍这个项目的时候说过,是一帮师哥师姐凑在一起,但实际上,他们都是打工人的角色。
     清大算得上留学人数排在最前列的院校,除了那些获取奖学金的,就是家庭条件好的,还是有很多人没有这样的机会。
     但并不代表这些人不优秀。
     赵婵这帮师哥师姐,就是这帮人的代表。
     他们立志于人工智能研究,这也是高科技领域能够实现弯道超车的赛道之一。
     这些想法和杭城投资人一拍即合,于是就浩浩荡荡从京城杀了过去。
     不过资本都是逐利的,这样全世界公认的烧钱项目,老板也会十分谨慎,这才有让他们拉投资的说法。
     投资人,也就是老板梁生很有钱,但投资不是儿戏。
     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早已是公认的真理。
     拉来投资或者是自身投资,相当于投名状,证明他们会全身心投入。
     可是,不要忽视老板对于项目的认知,也不能忽略资本对于风险的把控。
     这帮人开始的时候一腔孤勇,但钱,真没有。
     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只是因为欣赏,才拉赵婵入伙,竟然真的拉到投资,虽然只是三百万刀,可这些已经证明他们技术能力以外的东西。
     赵婵能拿到5%的股份,实际上,是她师哥师姐把自身期权都放弃才有的。
     现在不只是开发进入瓶颈,资方和团队之间也产生了分歧。
     很正常,面对如此庞大投资,成功当然皆大欢喜,但如果失败,就意味着血本无归。
     有分歧也是正常的事。
     “放心吧,我觉得问题不大。”陶杰笑着安慰赵婵。
     他不在乎三百万刀打水漂,追加投资也不是问题,只要赵婵喜欢,这都不算什么。
     甚至他都可以单挑出来让这帮人换个牌子继续玩。
     他已经不是当初为了生存玩命的陶杰,而是为了保护自己去探索的陶杰。
     此时,对他来说,钱的作用只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赵婵却担心一旦项目失败对陶杰的影响,见他这么轻松,也宽心许多。
     从京城到杭城,高铁也就是几个小时,天还没黑,就已经到了。
     赵婵的师姐梁娟过来接的他们,一见面就抱住了赵婵。
     “小师妹,你可算来了。咱们快半年没见了吧。”
     梁娟跟赵婵不是一个专业,却是研究生室友。
     两个人关系好的跟一个人一样。
     上次陶杰带李清婉过来的时候,梁生接待,还真没看到她。
     “四个月零十三天。”赵婵松开这位师姐,用小手比划着。
     “你倒是记得清楚,我都忙晕了。这是陶杰?”梁娟一脸姨母笑,跟陶杰握手,一触即收,“我可是闻名已久喽,这么帅,难怪我小师妹念念不忘。”
     陶杰:……
     不用说,赵婵肯定是说尽了自己好话,不然,这位

第105章 灵光一现[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