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62章 煤油灯[1/2页]

带着机器狗去唐朝 南山堂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奶茶的事情,和王玄策说了之后,自有人去推广,不需要张华多操心。
     反倒是火油作坊,已经搞了快两个月了,还没有把灯油给顺利的做出来。
     没办法,张华也亲自去了几趟作坊,按照多啦的提示,让作坊的工匠在温度加热到各个区间的时候,分别提炼不同的产品。
     虽然张家有丰富的提纯酒精的经验,但是火油的冶炼还是有所不同。
     后世的石油工厂,哪个不是占地几百亩甚至上千亩的?
     当然,后世的那种往往是冶炼一条龙,所有石油产品都会成功分离出来,直接拿到市场上销售。
     而张华现在需要的只是一个简单的作坊,每天能够处理一个几十吨火油就可以了。
     等到积累经验了再扩大规模,不过,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要求,也是不容易达成的。
     “你把这个管道加长一些,让瓷器作坊多烧制一些,然后根据火油的加热温度,分时段收集管道内液化的物品……”
     根据多啦的建议,张华亲自在火油作坊指导改进工艺。
     由于汽油和煤油都是原油加热后不同时段汽化出来的产物,要让它们从气体状态变为液体,需要有足够的冷却空间。
     之前由于冷却管道太短,所有的气体直接排到了空气之中,不仅让作坊充满了风险,也没有搜集到灯油。
     “然后这个管道的最末端一定要建设的尽可能高,在最末端把残留的气体点燃。”
     小伙伴们一定很好奇,那就是为什么后世的石油工厂里总有几个烟筒常年喷着火。也不知道下雨天会不会被浇灭。
     更多人的疑问应该是为什么要烧掉这些气体,白白浪费掉很可惜,难道石油公司就是有钱任性烧吗?
     可以明确回答的一点就是,石油公司很抠门,他也知道那样一年要烧很多钱。
     其实那不是什么烟筒,而是被称作“安全火炬”的一种安全设备,一个化工厂里往往有好几个。
     大部分时候只是飘着淡红色的小火苗,偶尔会烧起熊熊大火,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安全。
     因为石油是易燃物质,在加工和提炼的过程中,无论是最终产品还是副产品,就包括中间产品也是易燃物质。
     有些其他不光易燃,而且还很毒。如果这部分气体泄漏出去,就会弥散在空气中,环境污染就不说了,毒死人可就麻烦了。
     而且更要命的是,他们大多数要比空气重,会蔓延在工厂地面,闹不好碰上火种就炸了,这事儿可不是闹着玩的。
     所以索性收集起来一把火点了。
     这个道理,张华要是不说,很可能要用很多血的教训,作坊的工匠们才会想到这种处理方法。
     “另外,一定要和所有的匠人强调,但凡是在火油作坊的空间范围内,一定不能有任何擅自点火的操作,火石更是严禁携带到作坊里面。”
     安全第一,很多时候这话还真不能只是说说而已,要不然是要吃大亏的。
     在张华的指导下,火油作坊进行了一番大的改动,总算是在七月初的时候产出了

第462章 煤油灯[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