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10章 修建官衙[1/2页]

带着机器狗去唐朝 南山堂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次日清早,李世民依旧批阅奏疏,可随即,他提着笔杆子,却有心事。
     他在犹豫。
     奏疏的票拟里,有几件事没有弄清楚,他倒想派人去政事堂问一问,可问题在于,路途有些远哪。
     自己回去?
     似乎不好!
     太累了!
     而且这里很舒服。
     派人去问?
     又怕讲不清楚,到时让人白跑。
     “要不……”李世民淡淡道:“召几位政事堂的大臣来此,朕有事要问。”
     独孤云躬身:“遵旨。”
     在《唐朝宰相制度简论》中有提到:旧制,宰相常于门下省议事,谓之政事堂,至永淳三年七月,中书令裴炎以中书执政事笔,其政事堂合在中书,遂移在中书省。开元二十一年,张说奏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其政事印亦改为中书门下之印”意思是说在初期,政事堂是在门下省的管辖范围内,而到永淳三年的七月,政事堂就搬到了中书省门下。
     …………
     李世民的口谕一到。
     房玄龄等人,哪里敢怠慢啊。
     于是,忙是坐了轿子,到了颐和园。
     他们现在算是发现了,除了李世民乘坐的特制的马车,其他的马车根本就不适合走在长安城到颐和园的道路上。
     当然,水泥路也已经在准备铺设了,开春就动工,到时候就会方便一些。
     至于现在,还是坐着轿子吧。
     但是,这轿子走的更慢,花了两个半时辰,到了颐和园的时候,已到下午了。
     房玄龄还好一些,但是杜如晦和魏征、萧瑀他们都要么年纪大,要么身体不好,下了轿子,便忍不住道:“诶哟,我的腰。”
     这一坐就是两个半时辰,年轻人都未必受得了。
     杜如晦一面蹒跚,一面轻捶着自己的腰,气喘吁吁。
     “走吧,走吧,陛下想来等的急了。”
     几人匆匆去见了驾。
     李世民问清楚了票拟的事,便抬头看着他们。
     几人显然累了,李世民体恤他们:“众位卿家,索性,就在这里的文渊阁里歇一歇吧,要不,就在这里票拟?”
     “这样啊……”房玄龄想了想,想说什么,可又觉得不妥,最后干脆的点点头:“老臣们遵旨。”
     …………
     整个长安城,都鸡飞狗跳起来。
     李世民在颐和园,几位朝中重臣,他们也在颐和园。
     无数的奏疏,都送去了颐和园票拟和批红,可房玄龄他们,也不是闭着眼睛票拟的,有些不明白的事,得赶紧让相关人等来询问。而一旦批红了的旨意,又需立即派相关人等去执行。
     尚书省各部,还有大理寺、鸿胪寺、翰林院、都察院……
     各个部门,随时都有人来:“吏部尚书高公何在?奉文渊阁之命,有京察之事,还需细问,事情紧急,还请高公速去。”
     高士廉有一种被人菊花了的感觉。
     前天跟着圣驾去了颐和园,来回四五个时辰,他还觉得腰酸背痛,至今还难受呢。
     现在还去?
     是得去,不去不行啊。
     尚书省的老大房玄龄那边在问,能怎么说?
     于是高士廉也坐了轿子,乖乖动身。
     ……
     “戴公,戴

第610章 修建官衙[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