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94章 双向奔赴是不可能的[1/2页]

抗日特战队 淡吃萝卜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彭连胜看着抗日军的精良武器装备和充足的资金,心中不禁涌起一股羡慕之情。他心想,如果自己的队伍也能拥有如此强大的后备实力,那么抗击日寇的战斗将会变得更加顺利。
     而徐剑飞则对八路军的坚定信念,和军民鱼水情深而感钦佩。他知道,正是这种信念和强大的群众基础,使得八路军在艰苦的环境中,依然能够坚持战斗,打败日本鬼子,赢得了一片红色江山。
     他们两人内心都渴望着最终能够实现双向奔赴,让自己的队伍既拥有强大的实力,又能保持坚定的信念和与人民的紧密联系。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何止是骨感啊,简直就是瘦骨嶙峋的人干。
     在徐剑飞这里,要做到这一点几乎是不可能的。他所处的环境和条件限制了他的选择,使得他无法同时兼顾武器装备和信念的培养。
     而在八路军那里,虽然有着坚定的信念和良好的军民关系,但要在短时间内获得强大的武器装备和资金支持,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毕竟,在中国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经济状况十分困难,主打的就是一个穷。
     他何尝不希望自己的祖国,能够快速拥有美好的未来,充满希望和信心呢?
     然而,作为一个穿越者,作为一个手拿史书者,以一个后世人的理智来看待问题。为了实现现阶段的最终目标,他必须做出现在这样的选择。
     尽管这意味着他要疏远当年,自己站在那面旗子下所立下的庄严誓言,内心也会因此而承受巨大的痛苦。
     但徐剑飞明白,他不能放弃。他必须坚持下去,为了那个最想要的目标,哪怕道路再崎岖,哪怕内心再痛苦。
     彭连胜的声音充满了坚定和不甘,他紧紧握着拳头,想要抓住那一丝渺茫的希望。
     “我们有天下最坚定的百姓支持我们!那时我们团奉命南下建设新的根据地,途中遭遇了严重的粮食短缺。连黑豆都吃不上,战士们的体力逐渐透支,士气低落。
     然而,就在这最艰难的时刻,一个沂蒙大嫂,毫不犹豫地挖出了自家埋藏的十几斤麦子,为我们磨面。将这点面送到了我们手中。”
     彭连胜的声音颤抖着,“可谁能想到,她背上的孩子竟然因为饥饿而饿死……”
     徐剑飞知道这个故事是真实存在的,但他只能被感动而眼圈微红,却依旧不知可否。
     彭连胜凝视着徐剑飞那布泪花闪动的双眼,心中希望大起,小心翼翼地探出身子,目光紧盯着对方,眼中闪烁着殷切的光,轻声问道:“我注意到徐军长对我们新四军的支持,以及对我们那位教员的关怀,几乎可以说是无微不至。这让我深切感受到,徐军长内心深处对我们是充满向往的。
     既然如此,为何我们不能真正地融合在一起,并肩作战,而非仅仅停留在这种合作的层面呢?
     如果真的能够实现这样的局面,凭借您的财力、武器和装备,再加上我们这些战士们毫不畏惧死亡、坚定抗日的决心和信仰,那么我坚信,抗日战争将会大幅缩短,而我们最终取得胜利、实现理想的时间也会大大提前。我们为什么不这样做呢?”
     徐剑飞不禁感叹,北面的政治思想工作确实无处不在,甚至能够如手术刀般精准地切入到人们内心最脆弱的部分。即便是眼前这位看似粗鲁的大老粗,也能如此巧妙地运用这一手段。第194章 双向奔赴是不可能的[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