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拂过,漆树叶”沙沙”作响,仿佛是漆园对这一场争斗的轻声喟叹。而庄周站在原地,衣袂飘飘,望着远去的背影,神色平静。
在风云变幻的乱世,他知道,这一段波澜不过是人生长河中的小小涟漪,而他将继续在自己追求的道上,自在前行。
庄周收兵。户牖邑的兵、漆园的兵,各自回归驻地。庄周领着学生,脚步沉沉地迈向南华学堂。
学堂里,学生们的欢呼声如炸开的锅。他们雀跃着,庆祝战胜芈怡,仿若解除了天大的危机。年轻的脸庞上洋溢着劫后余生的喜悦,相互拥抱、击掌,笑声在学堂的每一个角落回荡。
庄周却毫无喜色。他身形消瘦,一袭青色素袍在微风中轻轻飘动,眼神望向远方,似被一层阴霾笼罩。他的目光深邃而复杂,仿佛穿透了眼前的热闹,看到了更深更远的地方。
河监派人传信而来。消息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湖面,泛起层层涟漪。楚怀王重用了屈原与江乙,那不可一世的昭奚恤竟被活活气死。
这消息本该是值得举杯相庆的事,可庄周的脸上依旧没有一丝快乐的痕迹。 他静静地站在学堂的庭院中,四周的喧嚣与他格格不入。心中思绪如乱麻,剪不断,理还乱。他一直觉得,即便楚国曾对自己有过诸多亏欠,自己身为楚王后裔,那颗心始终向着大楚,从未有过二心。
过往的经历如画卷般在他脑海中一卷一卷翻过。芈怡,仅仅是那个与他针锋相对的人吗?昭奚恤,又岂是简单的对手?楚宣王的猜忌,楚威王的打压,还有刚刚即位的楚怀王,也对自己痛下杀手。他们如同一张无形的网,将他紧紧束缚。 芈怡今日虽败,可谁能担保他不会卷土重来,心中的仇恨不会如野草般疯长?楚国的这些掌权者,死抱着上辈人的“逆宗罪”不放,亲情、同宗之情在权力的面前,如蝼蚁般渺小。所谓的宗亲感情,早已千疮百孔,面目全非。
庄周心中涌起一股从未有过的冲动,他真想亲自带兵,踏平楚国。这念头一起,连他自己都吓了一跳。庄周知道,人到任何时候,都不能冲动,一冲动就失去了智慧。心静是智慧的温床。他身为有道家思想的人,倡导顺应自然、无为而治,可此刻这充满杀伐与毁灭的想法,与他原本的思想背道而驰。
他望着学堂外的天空,天色渐暗,乌云开始聚集。风,也渐渐大了起来,吹得他的衣袂猎猎作响。在这乱世中,他如一片飘零的叶子,在理想与现实的洪流中挣扎。
道家的理念是他内心的坚守,是那片宁静的精神家园。可楚国带给他的伤痛与仇恨,又如汹涌的波涛,一次次冲击着他的内心防线。他的灵魂仿佛被撕裂成两半,一半是对道家思想的虔诚,一半是对楚国的愤懑与仇恨。
庄周知道,这矛盾的挣扎或许会伴随他一生。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里,他不知该如何抉择。是坚守内心的道,继续在这乱世中独善其身;还是顺应心中那股仇恨的力量,做出违背信仰的事。他陷入了深深的困厄之中,如同置身黑暗的深渊,找不到出路。在矛盾煎熬中,
第232章 南华醒世——俩学生感叹:“老师已经是高人了呀!”[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