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6章 煮酒论英雄[1/2页]

大秦五百年 轻风千里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年初三,关中大地上,下起了鹅毛般的大雪。
     不仅是关中,中原大地,同样是雪花纷飞。
     这是一股比漠北草原更北之地吹来的冷空气,现代称之为西伯利亚。
     函谷关东面,连绵的联军营寨。
     其中一座营寨,旗帜中有一“韩”字,乃是韩军大营。
     某个大帐篷,里面有两人席地而坐。
     其中一人,乃韩国丞相张良。
     对面一人则是陈平。
     两人本不认识,联军在函谷关长期对峙,张良和陈平偶然相识,两人皆是智者,很能聊到一起,彼此建立了交情。
     这天,张良邀请陈平到帐中畅谈。
     帐内,案几旁,正烧着炭火,炭火上方放着一酒壶。
     天气寒冷,张良在热着酒。
     陈平道:“楚王多次催促上将军,说粮草困难,催促尽快拿下函谷关。然函谷关固若金汤,始终无法杀入关中灭秦。”
     张良道:“陈兄认为,联军何时撤兵?”
     两人皆是智者,皆知联军拿不下函谷关,退兵是迟早的事。
     陈平伸出两根手指,道:“两点。一,是粮食;二,是军心。数十万大军,粮草消耗甚剧,天下土地耕种尚未完全恢复,粮草供应难以为继;函谷关久攻不下,联军损失惨重,军心不稳,士卒们再也无心念战,思念家乡。”
     张良道:“陈兄言之有理,快则三个月,慢则半年,必会撤兵。”
     酒已经热了,张良给两人酒爵倒酒,然后共饮一爵。
     一杯酒下肚,张良仰天长叹:“章邯投降后,是秦国最弱之时,六国联合尚不能灭秦,日后很难再灭秦,韩国不得安宁啊!”
     陈平道:“函谷关外,便是韩国之地,一旦秦军东出函谷,韩国便首当其冲。子房乃当世英雄,在韩地甚有威望,有子房辅佐韩王,六国又同仇敌忾,韩国必能无恙。”
     英雄!许多人把张良视作英雄,这天下间到底有多少英雄?
     张良再给两人酒爵倒酒,道:“在陈兄心中,天下有何人堪当英雄?”
     陈平喝下一爵酒,徐徐道:“我认为,有两人堪当英雄,有两人只能算半个英雄。”
     张良有点好奇,开口道:“愿闻其详。”
     陈平道:“始皇帝死,天下揭竿而起,六国遗民复国。然秦国军力犹在,兵锋所及,诸国军队皆不能敌。唯有上将军项羽,巨鹿大败秦军,迫使章邯在安阳投降,联合诸国,兵锋直达函谷关。此乃真英雄也。”
     项羽乃英雄,这几乎人尽皆知。
     陈平起身,徐徐说道:“秦灭韩,一统天下,子房始终不忘为国复仇,在博浪沙刺嬴政,又拥立韩王复国,亦是英雄也。”
     对于前两个答案,张良能想得出来,好奇的是到底哪两个人是半个英雄。
     陈平负手,来回踱步,边走边说。
     “沛公刘邦,泗水亭长,举兵反秦,人才纷纷投奔,攻城略地,助韩复国。若他能破武关、入关中,那才是真英雄。现在,只能算是半个英雄。”
     对于这点,张良还算认同,可惜未能智取武关。
     陈平继续道:“秦国六世明君,最终天下一统,然而嬴政驾崩,出了胡亥昏君,还有奸臣赵高,导致天下烽烟四起,让六国有了复国机会。子婴即位,诛杀赵高,任能臣尉缭为相,全力保秦国。”
     “子婴坐镇函谷关,击鼓为秦军助威,终保秦国不灭,可算得半个英雄。若子婴能让秦国重新强大,重新天下一统,可算天下第一英雄。”
     “好,陈兄说得好!”
     陈平的高论,让张良开心一笑。
     张良随即道:“有我张良在,有英雄上将军在,六国一致抗秦,嬴子婴只能做半个英雄。”
     陈平重新坐下,两人继续畅谈。
     陈平道:“六国中,韩国土地最少,只有区区百余万人。不知子房打算如何治理韩国?”
     对于此,张良早就有所考虑,已成竹在胸。
     “百余年前,韩王任申不害为相,实行变法,小有成效。几乎在同一时间,卫鞅入秦,实行变法,比申不害变法更为彻底。商君变法,使得秦国强大,使得秦军如狼似虎,再历经六代明君,最终天下一统。”
     陈平已听出了弦外之音。
     “莫非,子房要在韩国实行商君之法?”
     “不错,商君之法,乃富国强兵之法,乃利国利民之法。如若在嬴政灭韩前,要实行商君之法,阻力甚大。嬴政灭韩,在韩地设立郡县,已管治二十余年,百姓对商君之法已有些许习惯,韩国重新复国,尚无大贵族,由我总览全局,商君之法必能施行下去。”
     换句话说,重新复国的韩国,还没有形成强大的既得利益者,实施起来阻力不会太大。
     在函谷关对峙这段时间来,张良一直在思索着,该如何治理好韩国。
     他原本精通黄老学说,信奉黄老之学,但想来想去,只有实行商君之法,才能最大限度让韩国强大,就像秦国那样,确保中央朝廷对各个地方的强有力掌控,打造出强大的军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有子房兄,乃韩国之幸也。商君之法,必定能施行。”
     对于张良,陈平甚是佩服。
     两人又再喝下一爵酒。
     张良道:“陈兄之能,不亚于良。在楚营却不能被委以重任,真屈才也!”
     说罢,他摇头叹息。
     他当然知道,项羽绝不甘于做个臣子,迟早要篡楚王位。但项羽可不是做君王的料。
     昏君帐下,能臣、忠臣自然不会过得好。
     张良认为陈平是难得人才,特意这么说。
     陈平同样叹息一声,他在项羽账下,过得并不好。
     对于如此难得的人才,张良可不会放过招揽的机会,进一步道:“韩国,会是陈兄用武之地。”
     陈平不会轻易下决定,只是苦笑了一下。
     ——————————
     岁首后的强冷空气,来得快,强度强,带来大范围强烈寒意,幸好去得也快。
     十月份只是刚入冬,大多数情况下天气还不算严寒。
     几天后,天气重新转晴,雪很快消融,气温回升。
     关中和中原大地,继续着秋收。
     这天,子婴跟尉缭一起,来到了咸阳北面十几里处,这里有大片的农田,目前已有过半的庄稼收割完毕。
     放眼望去,到处是一片忙碌的景象,有人负责收割、脱谷粒,有人把一袋袋装

第66章 煮酒论英雄[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