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09章 论功行赏[1/2页]

大秦五百年 轻风千里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二月下旬的这天,风和日丽,阳光明媚。
     咸阳西城外十里处,朗卫军、中尉军、都尉军皆在这里。
     大业皇帝率领文武百官,在这里迎接凯旋归来的大军。
     西边数里外,归来大军浩浩荡荡前行。
     赵佗望着远处隐约可见的咸阳城,心中无比激动。
     十余年前,始皇帝在咸阳宫召见他和任嚣,让两人统率大军平定百越,没想到一去就是十余年。
     现在,即将要见到皇帝,见到那宏伟的咸阳城,即将再踏足朝堂。
     岭南军团原十万秦地士兵,终于回到旧秦地了,他们为此兴奋激动着。
     在十几万大军中,赵佗、程开、韩信、王元在最前面。
     他们望见了前方军队,望见了那文武官员,更是望见了那大纛下的皇帝。
     大军停下,赵佗、程开、韩信、王元四人下马,快步向皇帝走来。
     “拜见皇帝陛下!”
     四人单膝跪拜。
     子婴道:“四位卿家快快请起。”
     他打量着赵佗,现年三十八岁的赵佗,身形高瘦,国字脸,留着短短的胡子,整个人精气神十足。
     赵佗见皇帝看着自己,说道:“臣奉始皇帝之命,与任嚣将军一起统兵南征,幸不辱命,终于平定岭南,镇守岭南十一年,岭南三郡人心归服。”
     子婴开心笑道:“做得好!赵将军和任嚣将军都做得很好!”
     在他旁边,有个郎官捧着托盘,托盘上放着四份诏书。
     子婴看向旁边郎官,该郎官会意,拿起第一份诏书,朗声道:“陛下有诏,程将军、王校尉接诏。”
     程开、王元随即再单膝跪下。
     诏书内容是表彰三人功绩,程开爵位升为第七级“公大夫”,秩俸升为中二千石;
     王元封爵为第六级别“官大夫”,军职升为扬威将军,秩俸真二千石。
     宣诏完毕,程开接过诏书。
     升军职要有更高要求,程开未达到要求,军职未获得晋升。
     郎官拿起第二份诏书,向韩信道:“韩校尉接诏。”
     韩信单膝跪下。
     要升职了,热衷于功名的他,心情随之激动起来。
     诏书中表扬韩信功绩,由无爵位升为第五级爵位“大夫”,秩俸由六百石升为比二千石,军职由校尉升为广武将军。
     在一开始的时候,子婴任命韩信为校尉,军职是有了,爵位还得凭战功获取,秩俸还得有功绩才能升上去。
     韩信一脸兴奋,大声谢恩,恭敬接下诏书。
     随即,郎官取出第三份诏书。
     “赵佗将军接诏!”
     赵佗单膝跪下听诏。
     诏书讲述赵佗功绩,赵佗作为副将跟随任嚣统领大军平定岭南,又再镇守岭南十一年,接着是率军北上,再夜郎斩杀敌兵万余人。
     赵佗爵位升为第八级“公乘”,军职升为安东将军,秩俸中二千石。
     第四份诏书,是对出征主要军官封赏,将晋升到校尉、都尉级别的人一一宣读出来。
     诏书宣读完毕后,子婴上到战车,他要检阅部队。
     陈平上到车上,像往常那样要为皇帝驾车。
     子婴对赵佗道:“赵将军,给朕驾车,朕要好好检阅大秦将士。”
     赵佗上到驾车位驾着,天子车驾缓缓而行。
     能够为皇帝驾车,他深感荣幸。
     现在子婴乘坐的是露天式车驾,没有专门的车厢和顶盖,方便观察四周。
     十余万秦兵们,以曲(一千人、军官为军候)、部(五千人、军官为都尉)为单位,排列好队伍,接受皇帝的检阅。
     秦军队列整齐,铍、戟如林,士兵们铠甲鲜明,个个精气神十足。
     能够见到皇帝,他们为之兴奋、激动。
     子婴逐一对每部进行检阅,都尉、军候们站在最前方。
     这里没有车兵,绝大多数是步卒,少量骑兵。
     要是在现代,子婴会挥挥手,说将士们辛苦了!
     现在没必要这样,确保自己能够看到每部、每曲,也确保每个士兵都能看到皇帝就行了。
     十数万大军、数十个部,一一接受皇帝的检阅。
     检阅完毕后,子婴回城,程开、王元、韩信跟着回城。
     十余万官兵暂时驻扎在城外。
     在回城途中,子婴对正在驾车的赵佗道:“赵卿家,这十一年来,在岭南过得如何?”
     赵佗道:“陛下,臣在南海郡娶妻纳妾,过得很好。”
     子婴又再问,有多少个孩子?多大了?
     赵佗说有三子四女,大儿子赵仲始十七岁,大女儿十五岁,最小的孩子去年才刚出生。
     子婴想起了历史上的赵仲始,赵佗做了南越武帝后,让嫡长子赵仲始为太子,但赵佗实在太长命,硬是把儿子熬死了。赵佗103岁才死亡,传位给孙子赵眜。
     子婴道:“可将家人接到咸阳,方便见面,朕已给赵卿家准备好了宽大的府邸。”
     赵佗忙出声感谢。
     抵达咸阳宫大门后,子婴命人带赵佗去封赐的府邸。
     赵佗被带着来到府邸,大门牌匾刻着“赵府”两个大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管家、仆人、婢女在门外迎接,赵佗进入府邸后,仔细查看一番,一切都已大点好,这都是皇帝专门提前安排好的。
     皇帝对自己既重视又关心,赵佗心中感激。
     翌日,麒麟殿举行朝会。
     朝会最重要议题,是关于刚夺取的南广县、平夷县。
     首先要确定的是,由谁来做县尉。
     这类军事管治之地,跟岭南一样,不设郡守、县令,由军官兼任郡尉、县尉。
     赵佗道:“陛下,蛮夷之地甚为特殊,需要有特殊管治之法,岭南三郡官吏教化蛮夷十一年,经验丰富。两县的县尉、县丞,可从岭南之官中挑选。”
     随即,赵佗把事先准备好的竹简呈上来。
     竹简有好几卷,是去年岭南三郡的统计本,以及三郡官员名册。
     他大概性看了一下,包括南征大军在内,岭南三郡总人口为七十八万,至于粮食产量,自然无法跟旧秦地相比。
     在官员名单中,水工史禄赫然在列。
     子婴道:“南广县、平夷县官吏人选,有劳丞相和安东将军去办。”
     赵佗再道:“岭南三郡大秦将士中,家乡在秦地者皆参与北征,随同来到

第109章 论功行赏[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