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章 夜梦惊鸿:幼龄托梦献秘术[1/2页]

凤仪昭昭:母凭子贵封皇贵妃 挽袖清风依旧存在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盛京的冬夜格外清冷,凛冽的北风如刀子般刮过沈府朱漆大门,屋檐下的冰棱在月光下泛着冷冽的光。沈眉庄蜷缩在锦缎被褥间,听着窗外呼啸的风声,脑海中却在盘算着如何进一步改变沈家的命运。
     此时的她,虽年仅六岁,却有着远超同龄人的心智。自从上次抓周暗示父亲水泥、玻璃之事后,沈家已尝到甜头,父亲的官职也得以升迁。但她深知,在这风云变幻的朝堂之上,一时的恩宠远远不够,唯有不断拿出惊世之策,才能让沈家立于不败之地。
     夜渐深,沈眉庄在思索中沉沉睡去。梦中,她仿佛化作一缕青烟,轻飘飘地飞出沈府,直往皇宫方向而去。穿过巍峨的宫门,绕过重重宫墙,她竟来到了康熙皇帝的寝殿外。透过窗棂,她看到康熙正伏案批改奏折,眉头紧锁,脸上满是疲惫。
     沈眉庄深吸一口气,轻轻推开殿门。康熙闻声抬头,眼中满是诧异:“你是何人?怎会出现在朕的寝殿?” 沈眉庄不慌不忙,福了福身,稚嫩的声音却透着沉稳:“皇上,民女乃沈自山之女沈眉庄。今夜特来为皇上分忧。”
     康熙饶有兴致地放下手中朱笔:“哦?你小小年纪,竟能为朕分忧?说来听听。” 沈眉庄清了清嗓子,说道:“皇上,如今朝廷虽国泰民安,但西北战事频繁,粮草运输多有不便。民女有一策,可大大提高运输效率。”
     “哦?何策?” 康熙坐直身子,眼神中多了几分期待。
     “此策名曰‘官道改良。民女建议,在通往西北的官道上,铺设水泥路面。水泥坚固耐用,雨水冲刷也不易损坏,马车行驶其上,速度可提升数倍,且能减少货物损耗。如此一来,粮草运输便能更加顺畅,前线将士也能及时得到补给。” 沈眉庄有条不紊地说道。
     康熙闻言,微微皱眉:“水泥?可是你父亲上次所献之物?这等新奇之物,若大量用于官道,所需原料甚多,且烧制工艺复杂,怕是难以实现。”
     沈眉庄早料到康熙会有此疑虑,连忙说道:“皇上放心,民女已想好解决之法。烧制水泥所需原料,不过是石灰石、黏土等常见之物,可在官道沿途就近取材。至于烧制工艺,民女可将详细步骤告知父亲,让他派人教授各地工匠。如此,既能保证质量,又能加快进度。”
     康熙沉思良久,缓缓点头:“此策倒是可行。只是,你小小年纪,怎会想出这般良策?” 沈眉庄心中一紧,随即镇定地说道:“民女近日偶得一梦,梦中有一仙人,传授民女此策,还说这是为皇上分忧,为百姓谋福之事。民女不敢隐瞒,特来告知皇上。”
     康熙听后,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哈哈大笑:“好!好!若此策真能奏效,朕定当重重赏赐你们沈家!”
     沈眉庄福了福身,道:“谢皇上!民女还有一策,可助皇上稳固边疆。” 康熙来了兴致:“哦?快说!”
     “民女建议,在西北边境建造玻璃了望塔。玻璃通透,可将方圆数十里的情况看得一清二楚。一旦有敌军来犯,守塔士兵便能及时发现,通知城内守军做好准备。如此,可大大增强边境防御能力。” 沈眉庄详细地解释道。
     康熙越听越兴奋,猛地一拍桌子:“妙!妙!此二策若能实施,朕的江山必将更加稳固!沈眉庄,你小小年纪,竟有如此大才,他日必成大器!”
     沈眉庄心中暗喜,面上却依旧恭敬:“能为皇上分忧,是民女的荣幸。还望皇上早日实施此二策,保我大清江山永固。”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响起,康熙的贴身太监在门外喊道:“皇上,西北八百里加急军报!” 康熙神色一凛,对沈眉庄说道:“你且退下吧,今日之事,朕自会处理。” 沈眉庄福了福身,转身退出寝殿。
     就在踏出殿门的那一刻,沈眉庄只觉一阵天旋地转,再次睁眼时,已回到自己的床上。她坐起身,看着窗外依旧高悬的明月,心中久久不能平静。方才的梦境太过真实,仿佛真的发生过一般。她知道,这或许就是改变命运的契机。
     次日清晨,沈眉庄早早起身,来到父亲书房。沈

第2章 夜梦惊鸿:幼龄托梦献秘术[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