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江湖传说:民间流传着前皇后与太上皇的传奇故事,成为一段佳话。
     扬州瘦西湖畔的听风茶楼里,一盏盏油纸灯笼在暮色中摇晃。说书人醒木一拍,满堂茶客顿时安静下来,只听他朗声道:“各位看官,今儿个咱们接着说那传奇故事!话说当年,紫禁城那位权倾朝野的太后娘娘,竟与太上皇一道,抛弃了荣华富贵,携手浪迹天涯……”
     十年光阴,足以让一段秘事化作传奇。富察仪欣与太上皇离开皇宫后,他们的故事便如蒲公英的种子,借着南来北往的商队、游走四方的江湖客,在大江南北生根发芽。有人说,曾在徽州的古巷里见过一对璧人,那女子执笔作画,男子研墨相伴,眉眼间的风华,一看便非寻常人家;也有人传言,塞外的马帮遇见过一位武功高强的老者,三招两式就击退了马贼,后来才知,那竟是昔日征战沙场的帝王。
     在杭州,一位老船家逢人便讲:“那年我在西湖上撑船,遇见一对夫妻。夫人瞧着弱柳扶风的,可当有泼皮骚扰时,她抬手就点了那人的穴道,手法利落得很!后来听他们说话,才知道是从京城来的。我当时就寻思,这二位定不是凡人。” 这番话经过无数人的添油加醋,到最后竟成了 “西湖女侠怒惩恶霸,太上皇暗中护美” 的精彩戏码。
     文人墨客们也为这段故事添砖加瓦。江南才子徐文远曾在游记中写道:“于庐山脚下,见一夫妇,男俊女秀,谈吐不凡。妇人言及治国之道,见解独到,令吾等汗颜。后闻乡人言,此乃前朝太后与太上皇也。” 这段记载被传抄刻印,让无数人对这对神秘夫妻充满遐想。
     而在说书人的口中,故事更是绘声绘色。“话说那一日,二人行至蜀地。恰逢当地知府贪赃枉法,百姓苦不堪言。太上皇听闻后,乔装成富商,设下妙计引那知府上钩。太后娘娘则扮作歌女,在宴会上一曲《凤求凰》,唱得贪官魂不守舍。待贪官露出马脚,太上皇一声令下,早已埋伏好的江湖豪杰一拥而上,将贪官及其党羽一网打尽!” 醒木再次拍响,茶客们纷纷叫好,有人还往台上扔了赏钱。
     随着故事的流传,民间甚至出现了崇拜二人的 “逍遥教”。教中供奉着无名夫妻的画像,信徒们以 “追求自由,行侠仗义” 为信条。教主是个云游四方的道士,他声称曾得太上皇指点武功,又蒙太后传授治国之道。虽然这多半是无稽之谈,但却让更多人对那段传说深信不疑。
     在京城,永瑾早已成

第35章 功成身退(5)[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