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承乾宫的朱漆大门被重新漆过,在冬日的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门楣上悬挂的 “婉嫔府” 匾额,是康熙亲笔所题,笔力遒劲,透着皇家的威严。离晋封仪式还有一个时辰,刘嬷嬷已经带着宫女们忙得脚不沾地,擦拭着银器的布巾在空气中划出一道道白色的弧线。
     “贵人…… 不,婉嫔娘娘,” 春桃捧着凤袍的手抖个不停,锦缎上用金线绣成的凤凰栩栩如生,展翅欲飞的姿态仿佛要冲破布料的束缚,“这凤袍太沉了,要不要先歇歇?”
     瑶珈坐在镜前,看着铜镜里自己的倒影。妆容是按规制化的,黛眉细长,唇色殷红,只是眼底那抹淡淡的青黑,藏不住连日来的疲惫。她轻轻摇头,指尖拂过凤袍的下摆 —— 那里绣着的海水江崖纹,比贵人时的纹样复杂了三倍,每一针每一线都在提醒着她,从今往后,她是婉嫔了。
     “刘嬷嬷,” 她扬声唤道,“各宫的贺礼都清点好了?”
     刘嬷嬷捧着账册匆匆进来,鬓角的汗珠浸湿了帕子:“回娘娘,都清点好了。太后赏了对羊脂玉镯,德妃娘娘送了套紫檀木茶具,连一向不大往来的端嫔,都送了匹云锦……” 她顿了顿,声音压得极低,“只有冷宫那边,没什么动静。”
     瑶珈知道她指的是惠妃。那个曾经不可一世的女人,如今被关在冷宫,连晋封这样的大事,都无法再掀起半点波澜。她忽然想起雪地遇熊那日,惠妃眼中的疯狂与怨毒,心中竟生出几分唏嘘。
     “知道了。” 她接过春桃递来的凤冠,上面的珍珠在烛火下泛着柔和的光,“把那支赤金点翠步摇拿来,配凤冠正好。”
     那支曾被她束之高阁的步摇,此刻被稳稳地插在凤冠一侧。凤凰的眼珠用鸽血红宝石镶嵌,转动时在镜中映出细碎的红点,像极了冰湖救驾那日,康熙眼中的血丝。
     吉时一到,李德全的尖细嗓音在庭院里响起:“请婉嫔娘娘移步太和殿接旨!”
     瑶珈扶着春桃的手起身,凤袍的重量压得她微微踉跄。走到门槛时,她下意识地抬脚 —— 这个动作比往日高了半寸,是嫔位该有的仪态。刘嬷嬷看着她的背影,悄悄抹了把眼泪 —— 从储秀宫的西配殿到承乾宫的正殿,她们走了整整一年。
     太和殿的广场上,百官与嫔妃分列两侧,鸦雀无声。瑶珈踩着红毡,一步步走向殿内,凤袍的拖尾在青砖地上扫过,留下淡淡的金线痕迹。康熙坐在龙椅上,身侧的太后面带微笑,目光落在她身上时,带着几分赞许。
     “完颜氏瑶珈,” 康熙的声音透过大殿的梁柱,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性资敏慧,淑慎有仪,于南苑救驾有功,特晋封婉嫔,赐金册金宝,钦此。”
     “臣妾完颜氏瑶珈,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瑶珈屈膝行礼,额头触地的瞬间,她能感觉到金册的冰凉 —— 那用纯金打造的册页,沉甸甸的,像她此刻的心情。
     李德全将金册与金宝交到她手中,低声道:“娘娘以后可要多保重,这嫔位的担子,比贵人重得多。”
     瑶珈接过金册,指尖触到上面雕刻的祥云纹,忽然明白李德全话里的深意。她抬眼望去,只见百官的目光各异 —— 有真诚的祝贺,有隐晦的探究,还有像八阿哥旧部那样,藏着怨毒的恨意。而嫔妃队列里,德妃的笑容温和,端嫔的眼神平静,唯有几个新晋的常在,眼中闪烁着嫉妒的光。
     晋封仪式结束后,按规矩要到各宫谢恩。瑶珈先去了慈宁宫,太后拉着她的手,说了许多勉励的话,最后将那对羊脂玉镯戴在她腕上:“这镯子能安神,以后若是心烦了,就摸摸它。”
     从慈宁宫出来,德妃正等在宫道上。她看着瑶珈的凤袍,笑着说:“妹妹如今也是娘娘了,以后还要多亲近才是。” 她递过个锦盒,里面是支玉簪,簪头雕刻的并蒂莲栩栩如生,“这是我母家新送来的暖玉,妹妹戴着正好。”
     瑶珈接过玉簪,指尖触到温润的玉质,忽然想起德妃在冰湖救驾那日,悄悄让人加固了木板的事。她知道,这份示好背后,藏着四阿哥与八阿哥的角力,而她,已经成了这场角力中,不可忽视的一颗棋子。
     “多谢姐姐厚爱。”
     回到承乾宫时,夕阳已经西斜。贺客们陆续散去,留下满地的锦盒与空杯。瑶珈坐在正殿的宝座上,看着那对放在案上的金册金宝,忽然觉得有些恍惚。
     “娘娘,该用晚膳了。” 春桃端来一碗燕窝粥,是张厨子特意为她熬

第34章 晋封嫔位时[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