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98章 人生已经如此艰难,为何他还在升官[1/2页]

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 喜欢吃牛蛙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辰时未到,殿上激烈非凡。
     尚书令荀彧从兖州归来,连夜将许都政事全数处置完,今早又得了许多新事。
     禀报完兖州今年收成之后,建议陛下至嵩山祭告天地,顺势祈天赐福,归来可减些许赋税,五州百姓俱会欢庆谢恩。
     天子应允。
     接下来,就说起了昨夜之事。
     轻描淡写的说出了吉夲刺杀失败,供出王子服、董承、种辑谋逆。
     董承在潜逃往冀州途中,被上将军吕布截获,抓捕归京师。
     王子服越骑营异动被许南营部将典韦破营击溃,一千八百将士归降。
     种辑之谋,以及三百余名阉宦党人在宫中被左将军刘备镇压。
     董承的那封假诏书,便到了刘协手上。
     看完上面的名字,刘协真是哭笑不得。
     “朕从未写过这所谓诏书,”他将密诏放在了一旁,冲百官说道:“罢,事已了。”
     “大理寺审理相关案犯,依法着重惩处,不可说情。”
     “从董承、种辑等人府邸的密信来看,此为河北袁绍之谋也,”刘协起身而行,背手而下,神情十分沉重:“朕算是看明白了,袁氏相继谋逆,非贪心所致,实乃是形势推及。”
     “他们是借乱世之名揽众文武,尽得贤才,许诺的恐怕就是这大汉天下。”
     “哼,”刘协冷笑一声,和曹操心照不宣的对视一眼,又接着道:“却没想到,大汉还能再存于世。”
     “既然走到了这一步,又如何还能回头呢?袁术、袁绍相继谋逆,已成事实。”
     “诸位臣子若是日后再与冀州往来勾结,则同样视为谋逆乱臣。”
     “那时,朕不会讲情面。”
     “不过,大理寺、校事府、宗正府,皆会秉公严查,诸公亦可放心,不会让人轻易的离间我大汉朝臣。”
     “荀令君,”刘协看向尚书台一众官吏。
     荀彧站出来一步躬身行礼,“臣在。”
     “拟一封诏书,征召青州孔融、祢衡;庐江刘晔,颍川陈群,入许都先任议郎。”
     “杨公,”刘协又转向杨彪。
     “臣在。”
     “朕听闻子泓说,你子杨德祖才学甚高,性情飘逸,先征为议郎、或入御史台、或入丞相府,如何?”
     “微臣幸甚!”
     杨彪连忙躬身,心里只觉惊喜。
     许子泓竟然会直接向天子举荐德祖,看来那月桂酒阁是真不白去,还能莫名其妙混上仕途。
     若为议郎则是最好,皆是名士高徒为此任,随时可补缺要职。
     不行去丞相府也不错,司马朗就在丞相府为任,事多功劳高,日后亦容易脱颖而出。
     回家要立刻将这消息告知德祖,再耳提面命勉励他一番。
     至于月桂酒阁之事……过段时间再打他算了。
     “那就如此,调运粮草、各地赈灾之事,交由尚书台办理。”
     “戏爱卿留在尚书台辅事。”
     “董承逆党之事,待大理寺审理完,呈上决断再议。”
     这逆党的事其实也已经没什么好商议的了,满朝文武如今根本没有人会为董承说话。
     ……
     许泽走马上任大理寺,从外督巡回来,其实也才一个多月。
     没想到竟然发生了这么多事。
     上午,许泽从自家的财库之中,拨出比三千金的资产,自卫氏工坊招来匠人十六名,劳工数百。
     开始扩建大理寺。
   

第198章 人生已经如此艰难,为何他还在升官[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