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章 站在风口上[1/2页]

逆流惊涛 银色纪念币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所谓的‘总经理办公室,其实就是锅炉房边上的一间杂物室改的,十个平方出点头,一张破沙发,一张破桌子,一年四季又吵又热,潮湿的都能用来养两栖动物。
     一推门,就看到陆泽平满脸愁容的在看账本。
     四十来岁的中年男人,头发都半白了。
     “你怎么来了?”陆泽平抬头见是儿子,意外的问。
     “我妈在家哭天抹泪的,呆不住。”
     陆岳涛脱了羽绒衫,也不客气,随手把桌面上账本拿过来看,
     “你看这个干吗,你能看懂?”陆泽平问。
     陆岳涛翻了几页,只见密密麻麻的全是支出,这里几千那里几百,最大的一笔是煤钱,一万五。
     放下账本,说:“账上没流水了,爸,照这样下去,你下个月的员工工资都开不出来了吧?”
     陆泽平还真没想到他随便几眼就看明白了,下意识就想说‘大人的事你别管,专心学习。
     可这话到嘴边说不出口。
     一方面,儿子讲的是实情,一点不假;
     另一方面,这几年为了办企业,他这个当爹的自问没有尽到责任,实在没底气在儿子面前再冒充硬气,摆长辈的谱。
     千言万语,最后只有一声叹息。
     陆岳涛看了眼老爹的杯子,里面就只剩下茶叶,拿起水瓶加满了水,然后放缓了语气,说:
     “爸,趁着现在还能掉头,赶紧掉头吧,咱们有场地、有员工、有一批老客人,天还没热起来,现在转行还来得及。”
     “转行?哪有那么容易?”陆泽平摇摇头,语气和刘敏简直一模一样。
     转行,做什么?
     浴池生意再不好,经营这几年他也算是摸熟吃透了,最起码知道该怎么干,贸然进入一个陌生的行业,那是找死,
     再说了,转行不要投资,不要花钱?
     哪来?
     “我倒是有个主意,和浴池有关联,算是同根同源,不是推到重来。花钱也不多。”陆岳涛说。
     “什么?”
     “洗澡,改洗脚。足浴。”陆岳涛平静的说。
     严格说起来,这法子来源于陆泽平本人。
     2018年,陆泽平60岁生日,一家人去吃饭,顺便在酒店的一楼休闲中心洗了把澡,捏了个脚,老爷子看着装修的金碧辉煌的足浴中心,无限感概:当年浴池要是改成足浴就好了。
     随口一句话,暗合天数。
     1998年年底,后来的中国‘洗脚女王胡之荣用三万块钱在蜀中某个城乡结合部地带,开了第一家富桥足浴,正式开启了全民足浴时代,
     之后二十年间,上到一线顶级城市,下到四五线小县城,满大街的足浴城无处不在。
     足浴能火,有鲜明的时代原因。
     正好赶上国家的‘劳动力红利,延续了贯穿了90年代的‘保健风红利,
     改革开放20年,尤其是90年代的国企改革,培养出一大批‘先富人群,他们不拿死工资,但也算不上特别有钱,急迫的需要一种展示自己身份、又不至于花太多钱的方式,来满足‘存在感,找到‘优越感。
     很多人印象中,足浴和情色产业挂钩,最初其实恰恰相反,足浴开创了一种新的养生休闲和社交模式,最早产生于沿海地带,反而是很干净的一门休闲生意,后期几个行业领头羊追求快钱,玩脱了,导致了这个行业彻底污名化。
     大众浴池已经是夕阳,逆流而动,足浴是朝阳,乘风起飞,陆岳涛从不想对抗时代,只想借着风口使一把力。
     目前在江城市,他还没有看到太具规模的足疗店,市场还是一片大蓝海。
     不过,这些话都是事后总结,直接说肯定不行,得换种方式聊,
     先简单说了一下什么是‘足疗,然后从‘保健这个点切入话题。
     果然,‘养生保健这个概念立刻勾起了陆泽平的兴趣。
     他是90年代的亲历者,太清楚当年保健品火成什么样样子了,那些最有名的保健品花钱都不一定能买得到,还要托关系。
     直到现在,逢年过节上门拜年,提一盒脑白金也是蛮有面子的。
     “脚上穴位多,热水泡脚、随便捏一捏都很舒服,再找几个老中医,要点清热去火的药方,做点噱头,什么中药泡脚、花瓣泡脚、精油泡脚、生姜泡脚……
     还有,足浴其实是一种新的社交模式,周边消费多,人家来洗澡,喝茶、小吃可有可无,捏脚聊天,那茶水、果盘、瓜子就是刚需,几毛钱的成本能卖十几块、几十块,利润高……
     成本也低,洗澡的水电煤都是大开支……”
     陆岳涛说的有点口渴,把刚才给老爹倒的茶叶水拿起来咕咚咕咚喝了几口,然后又重新加满。
     陆泽平一直在听,没怎么说话,脑子跟着飞快的转。
     浴池改足浴,场地、设备都是现成

第2章 站在风口上[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