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后的杨涟片刻也没有歇息,连夜便写了疏表,次日清晨便早早地送进皇宫,这才去了兵科衙门。
没想到还没有到中午时分,衙门里便迎来了一位匆匆而来的太监,说是皇帝陛下诏杨涟进宫。
按照大明的章程,今天递上去的折子,再快也要明天才能看见,后日便是朝会,皇帝完全没理由现在诏见自己啊!
坐上官衙轿子的杨涟有些莫名其妙,随着太监们往皇宫而去。
刚到乾清宫门口,王安便笑着迎了上来。
“杨大人,陛下已等候多时了,杨大人快请!”
杨涟虽然不待见魏忠贤,但是对于当日敢去欺骗李选侍而直接造就移宫成功的太监王安还是很尊重的,不轻不重地点了点头,这才开口。
“王公公,可是陛下看了我的折子?”
“折子?什么折子?”
王安一愣,旋即疑惑道:“杨大人昨日可曾递了折子?司礼监那帮杀材竟然没送过来!”
杨涟恍然,原来诏见自己并非为了魏忠贤的事。
“王公公,我搞错了,今日才递的折子,想必也不可能已经到了陛下手边。”
杨涟笑着告罪,王安自然摆了摆手,并没有在意。
“我当是有胆大的敢瞒着陛下呢,杨大人快请吧,陛下今日,是请您讲学呢!”
等到杨涟进了暖阁,朱由校像寻常时候一样摆了摆手,屋中侍应的小太监王盈便开始把其他人往外赶,最后自己关上门,也离得远远的。
“臣兵科都给事中杨涟拜见陛下!”
杨涟并没有刘一?G的那种老谋深算,也没有骆思恭的讨好,留着山羊胡子的老头扑噔跪下,深深地看了朱由校一眼,这才磕头。
这是唯一一个,让朱由校感觉发自内心的大臣。
“杨卿快起!”
朱由校对眼前的这人还算比较了解,某种意义上,他也是自己学习的一个重要人物。
当初学习审讯对抗的时候,这老头是标准范例之一……
当然了,在学习审讯的时候,他同样也是……
杨涟可以说是自己能够自由登临地位的大功臣,当初,便宜老子泰昌刚死,李选侍便心生歹意,想要把自己劫持在身边,挟天子命群臣,说不定还想效仿武则天做个女皇帝。
可惜的便是,朱家到底有自己的忠臣,杨涟对这种行为的一通斥骂,再加上王安从旁辅助,言语欺骗,最后才把李选侍稳住,让自己得以成功登基,并且将李选侍打到角落里,几乎不可翻身。
“杨卿,你也知朕底细,先考多年忧虑,不曾顾我学业,现在登基了,总不能一直学做木工活儿吧。”
朱由校对自己这文盲的属性开了个玩笑,又道。
“能否请杨卿教我习字,虽然有王大伴一直给我读念奏折,但是朕还是觉得自己要学会。”
“陛下此言差矣!”
杨涟表情肃穆,倒让朱由校抬了抬眉毛。
这位是个重量级,到这里这么久了,“此言差矣”这四个字就他说过!
“王公公便是再忠心皇家,陛下也应自己读阅奏折,不过陛下失学并非皇家过错,而是昔日学士过错,臣这便教陛下习字。”
与骆思恭不同,杨涟毫不磨叽,直接便开始了自己的教学。
想来也是,骆思恭无比忌讳自己一个武臣成了皇帝陛下的先生,可是文官却都以此为荣呢!
在朱由校震撼的目光当中,杨涟开始讲授东林党的内部参考文章,并且以此来传授一些简单字的写法。
凭心而论,东林党并非全都是党争奇才,无论是顾宪成,邹元标,还是高攀龙,道德文章都写得非常好。
如果他们都可以做到的话,明朝未必不能中兴。
只是,他们的道理中,商人,士绅是民,而农民不是民,重农抑商完全变成了一种扭曲的政策。
东林党代表的新兴士绅阶级,大多有商人背景,正因为如此,对待商人极为宽松,竟然能做到一省向商人征税,只有十二两纹银!
而对待农民,他们却又无比严酷,大明朝这架无比庞大的马车全部压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身上,如何不倒?
而在朝堂上,东林党提倡君清臣正,君王要多听从臣子的意见,臣子要恪守法规,恪守臣子本分,为国尽心尽责。
而在执行上,这一部分又被扭曲成皇帝要把自己掏空给天下缝缝补补,而群臣则应保护好自己的私产,同时在自己承受范围内享受!
一想到自己那被忽悠至死的胞弟朱由检,朱由校对待东林党的仇恨更上一层楼!
不过,自己的现状比前世的崇祯帝,还是要好上一些的。
便宜爷爷万历帝,算是个敛财小能手了,再加上张居正时代的一激灵,内帑给自己留下了千万有余的遗产,而这也是自己目前最大的依仗了。
毕竟即便你是皇帝,你一毛钱也没有,照样支使不动其他人!
而如今大明朝的国库,还没有自己的私房钱多!
一想到财政的问题,朱由校甚至都感觉有些头痛,连忙从胡思乱想中摆脱出来,冷眼旁观杨涟说他的理想主义。
杨涟虽然岁数不小,但是站起来一张嘴,便是近一个时
第9章 驱虎[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