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中道这些日子简直可以说是意气风发。
自打开始讲《皇权论》以来,一路上的畅通无阻简直令他不敢相信。
起初都察院上题本骂他,他还以为自己来京的日子就算到头了,谁知道陛下突然就病了,硬生生给这事情拖过去了。
还没过多长时间,京城官场又开始盛传朱由校的病是假的,弹劾袁中道的题本又多了起来,朱由校便亲自给他出了招,让他去找魏忠贤。
而魏忠贤也确实保了下来,甚至麾下的几个文官还自发地反驳了反驳东林党的题本,搞得双方形势一度紧张。
再到后来,魏忠贤出了大事,可是并没有殃及袁中道,再加上朝堂众臣都觉得朱由校已经被魏忠贤忽悠了,深受袁中道“荼毒”,便没有从袁中道下手,而是先试着扳回来朱由校。
结果朱由校没有扳回来,反而因为孙慎行的冒险行为被迫又丢了礼部尚书这么一个职位。
虽然孙慎行进了内阁,可是谁不知道陛下现在对他什么态度?再加上王盈韩?p两个人制裁他,进入内阁就跟进了天牢一样。
一来一回间,袁中道便又自由了……
再加上最近一段时间,在京城宣讲确实有不小的成效。
袁中道吏部主事的职位对待士子本来就有天然优势,再加上正年纪轻轻的士子们谁也不待见那日落西山一般的理学,本就是叛逆的年岁,碰上与理学不太相同可是不违法的《皇权论》又怎么忍得住?
这些日子已经用不着袁中道到处跑着讲了,哪里有讲学,哪里就有袁中道的弟子去论道。
叛逆的人多半也擅长动手,再加上他们秉持的信念也是对的,一来二去,京城中士子打架斗殴的事件不计其数。
批判的武器慢慢都变成了武器的批判。
就在这武斗风俗逐渐传开之际,朱由校的圣旨恰逢其时。
进军营,保家卫国!
这旨意一下去,自然也是有人欢喜有人愁,几个拜在袁中道门下的学子在知道以后,便连忙赶到了袁中道府上。
“袁师,陛下此举,真乃是大振我大明军民百姓之心,咱们这些个读书人,正应该报效国家为先,驱赶建奴……”
“袁师,问道所言,我不赞同,既是读书人,便应该做好自己的学问,去军营当中能学到什么?修身?治国?”
“呵呵,那最后的平天下你怎么不提了?”
“你!平天下岂是武夫所为?”
“高祖皇帝不就出身行伍?男儿慷慨,军中正是……”
“好了好了,不要争吵。”
袁中道乐呵呵地看着这些思维比原来开阔了不知多少倍的士子,心中喜悦至极。
这才是他拜学李贽当年想要看见的场景,大家各抒己见,而不是一句圣人言两句圣人语……
想到李贽,袁中道也是不由得脸上僵了一瞬。
在他这里的学术自由和李贽的学术自由终归不
第114章 ssr卡预告[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