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34章 复仇之焰(4)[1/2页]

宋末逆行 梓州路转运使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蔡京回到了都堂,看着一张张熟悉的脸,他忍不住笑了起来。
      但第一项议题,就有些让他笑不出来了。
      “商议伐燕?此事是谁奏上去的,可曾经过三省?”,蔡京语气有些严厉,看向众人。
      “童太尉私自与陛下禀告过后,由陛下下发过来的!”,候蒙摆出一副看戏的表情,想看看蔡京怎么对待自己的恩人。
      蔡京面上不动,但他的行为却是十分硬朗,“此事不合规制,理应驳回!”
      见到这样的结果,候蒙也是有些服气,蔡京虽然左右逢源,谁也不愿意得罪。但在维护都堂权力的时候,却是毫不留情面。
      第二个便是关于王师中的人事任命,这个事情是赵佶的意思,蔡京拿大放小,也是让皇帝的面子过得去。
      童贯做了同样的事情,蔡京与何执中的处理态度完全不同,这也让都堂的众人有种找到了主心骨的感觉。
      而越是这样,候蒙的眼神就愈发的忧虑。
      当童贯得知自己的奏章被驳回时,心中有些不快,但是陛下将奏章退回,并且错在自己,又不得不低头,于是他老老实实的写了份奏章递到了三省。
      这次合规矩,蔡京并没有过多为难。
      看似好像一切都顺利,但此事不知为何,竟然不胫而走,在朝野上下,掀起了轩然大波!
      “伐辽?为何要伐辽,我大宋与辽交好百年,边民不识弓弩,牧民不识弯刀,为何突然要开边衅?”
      “这个阉竖,为一己私利,将我大宋十万边军性命置于何地!”
      “劳民伤财!劳民伤财!”
      诸如此类的言语,不断的出现在开封,甚至许多朝臣都开始议论此事,一时间,伐辽二字,成为了开封百姓的热门词汇!
      有人反对,自然也有了支持。
      赵良嗣就是伐燕一事,最大的倡议者!
      接连不断的文会上,他高声诉说辽主的昏庸暴掠,其后更是夸张,说辽主是弑其祖父道宗后自立!
      此番言论,经由他这个南逃之人加工后,支持伐辽的声音,似乎更大了一些。
      但不管外界如何吵嚷,都与宋朝阳没有太大关系,因为他明白,伐辽是必然的,不改变徽宗的心意,伐辽无论如何都会进行,只是时间问题。
      尹二终究还是休养了一个月才回宫,回宫后,小宋就迫不及待的让他带自己出宫去。
      “尹二啊,身体恢复的如何?”,坐在牛车上,宋朝阳笑问他。
      “之前感觉浑身都快散架了,经过陈大哥的一番调养,好了许多!”
      “好了就好!”
      来到陈负九家中,只见他早已在院里等候。
      “我去,师父你什么时候把院子宅子翻新的?”,看着眼前颇有模样的宅院,宋朝阳吃惊不已。
      “那都是尹娘子来弄得,说是什么福利?”,陈负九有些不好意思,突然话锋一转,“你小子,老子是说哪里不对劲!以后别喊我师父!”
      宋朝阳腆着脸一笑,“嘿嘿,差不多嘛,不然喊陈大哥你教习,那多不礼貌啊!”
      “你个滑头小子,洒家答应了师父,绝不收人做徒弟的,不行就是不行!”
      “那这样吧,陈大哥,既然不能叫你师父,但教习又太生分了,不如我叫你老师吧,这样我只是你的学生,就不算打破了你的誓言!”
    

第134章 复仇之焰(4)[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