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也可能他做上王侯将相后不反动,是革命的王侯将相。但他自立为王后并没有体现出革命性,跟其他封建王侯没什么本质区别。
刘邦也是农民出身,后来做了皇帝。但他这个皇帝也没有革命。相反他恢复分封制属于倒退。
不过单纯从“仗义起兵”的定义来说,陈胜吴广起兵有反抗暴政的成分,称之为起义也说得过去。
但孙恩起兵被称为起义无论从哪个定义上讲都没有道理。
也有的讲历史的书把民间武装暴动一律称为盗、寇、匪,这实际上也没道理。盗、寇、匪通常是图财害命,而武装暴动通常是为了夺取政权,两者目的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论。
称之为起义是褒。称之为盗、寇、匪是贬。先入为主给了褒贬的定性可能在描述历史时束缚住自己的手脚。称孙恩起事为孙恩起义的历史书不愿提孙恩烧杀抢掠这个史实,要不然就给“起义”抹黑了。称陈胜吴广起事为盗、寇、匪肯定会忽略陈胜吴广反抗暴政的成分,否则就给自己抹黑了。而对史实人为地取舍,就无法展现真实的历史原貌。
把反ZF军称为起义军通常是站在反ZF军的立场上,称为盗匪通常是站在ZF军的立场上。而讲述历史不应该有偏向任何一方的立场,应该站在公正、事实求是的立场上。所以,起义也好,盗、寇、匪也好,这些明显带有立场偏向的词应该慎用,尽量采用中性的词,比如起事、起兵、民变、兵变、造反等,重讲述,轻定性。
外一章 话说起义[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