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百一十三章 风声(上)[1/2页]

花朝月夕 海青拿天鹅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如此重要的物件,由我携带不合适。”分别前,月夕对太后道,“于情于理,还是交给太后最为妥当。”
      那时,连太后自己也觉得,这话虽然说得合乎仪礼,却不能说是个好主意。她到底年迈,自身尚且难保,更何况保住国玺?
      晏月夕却坚持如此。
      “太后无需忧心,我自有办法。”她说,“只是,太后需得全然信任我,照我说的做。否则,功亏一篑,不仅危及太后性命,连皇上也要连累其中。。”
      太后虽仍然不喜欢晏月夕,却知道事关重大。江东王和李阁老的追兵,必是追着晏月夕去的,她须得防着自己和国玺一道落入他们手上。而太后在他们眼皮底下去了南方,相比之下,国玺交由她带着,更为隐秘也更为安全。
      还有一层,晏月夕不曾说。
      皇帝如果真的遭遇不测,为了避免朝政落入奸佞之手,太后须得出面主持大局,另立新君。
      万一到了这个时候,国玺就有大用。
      太后闭了闭眼。
      她虽经历了许多沉浮,但也许是人老了,如今,她已经不敢将事情往最坏的地方想。
      周嬷嬷说的那些船上的江湖中人,太后也是知道的。
      那是晏月夕的人。
      听赵福德说,她在扬州的镖队频繁往来京师和扬州,近来,正是镖队入京的日子。
      晏月夕显然早有准备,封锁皇宫后,那个看上去姓唐的把头,就亲自带人到京郊的庄子劫走了李妍。而后,晏月夕以李妍为人质,将江东王和李阁老吸引在自己身上。而当这些叛党稍有松懈之时,镖队的人和赵福德的禁军则一道动手,假扮江东王手下,杀死了值守的叛军,打开北宫门,将藏在暗处的太后带离皇宫。
      这一路,可谓又惊又险。
      她向来看不上那些所谓的江湖侠客,也看不起出身其中的晏月夕。但她不得不承认,这一路,确实多亏了他们的帮助。
      从京城出来,他们经过了不少关卡,但这些镖师显然熟悉各处关节,一路走得又快又顺。
      ——“太后此去南下,到了应天,可以暂时安顿在太祖皇帝的行宫里。那里早已经被皇上肃清,里里外外都是自己人,可保太后无虞。”
      晏月夕的话又在耳畔。
      太后轻轻叹口气。到了这个节骨眼上,她哪里还顾得上自己是不是无虞。
      要是没有了皇帝,那行宫就是她最后的容身之处了。
      心里头想着这些琐事,脑子里便迷迷糊糊起来。
      可半睡半醒之间,太后突然感觉到,船似乎停住了。
      心头一震,她随即清醒,坐起身来。
      她慌张地掀开被子,到衣柜里里把国玺取出,搂在怀里。
      周嬷嬷匆忙进来,从架子上摘了氅衣披在她身上,道:“船停了,前方来了好几艘大船,上头还有官兵模样的人。”
      “什么?”太后心中不由一慌。
      她知道,江南的兵马,被江东王收买了不少。就算是官兵,也难说是哪边的。
      “他们是什么人?”她问到。
      “奴婢尚且不知。”周嬷嬷也显然没底,道,“不过有赵公公他们在,必不会让太后落入敌手。”。
      太后还想说话,门外传来杂乱的脚步声,似有铠甲的声响。
      

第四百一十三章 风声(上)[1/2页]